斋堂又称作「五观堂」,是因为出家人吃饭时要存有五种观想,以收摄身心。这五种观想是:
面对供养时,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好事,并且思量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藉以提醒自己时时应心怀感恩。
藉由受食来检讨自己有多少的德行,能承受得起这一餐供养吗?勉励自己在道业上要更精进用功。
对于所受的饮食是美味或粗劣,都要不起贪心、瞋心、痴心。谨防自己的道念,远离三种过失。
将饮食当作疗养色身飢渴的药品,而不生贪著之心。
不吃,容易飢饿,体衰多病,道业难成。然而过分贪求,也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唯有适量的饮食,才能资身修道。
出家人在每一次吃饭时,若能具备这五种观念,则所谓「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即使如钢铁般的东西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要难以消化了。
下一篇:与数字有关的佛教名相
佛教《玉耶女经》要求女子应去除五种恶习
1、懒惰游戏:有的妇女好吃懒做,成天沉迷方城之战,或是和二三朋友竟日醉心于各种跳舞嬉游的玩乐,弃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顾,有亏家庭主妇的职责。2、恶口讥讽:有人说三个女子在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
佛教的称谓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有那些?佛教的称谓是一种礼仪,常代表着当事者的身分或职务,也是一种修持程度的表征。称谓的先后大小具有维系佛门纲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称谓,是学佛行仪中不
吃饭前为什么要念“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
问:在佛门里,吃饭前要唱〈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星云大师答:在寺院过堂,早斋及午斋要唱诵〈供养咒〉,用完餐以后诵〈结斋偈〉,这是为了帮助大众提起正念,正意受食。其中有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