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日本、韩国,说到「观世音菩萨」、「观音老母」,那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观音菩萨的慈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
农曆二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九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这三天,各寺院道场都会举行观音法会乃至打观音七庆祝。一般民众也都会相偕至寺院礼拜,以感怀菩萨的大慈大悲。
*1杨枝淨水讚
*2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3开经偈
*4普门品
*5观音偈
*6称念观音圣号、绕佛
*7三皈依
*8回向
*9午供
*10开示说法
*1杨枝淨水讚
*2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3开经偈
*4普门品
*5观音偈
*6观音圣号(绕佛)
*7归位(坐下继续念佛)
*8止静、开静(继续念佛)
*9三皈依
*10回向
我们礼拜观世音,尊敬观世音,纪念观世音,主要是为了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什么功行呢?
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以及普门示现,度化众生的事蹟,实在是我们的榜样。为了推动人间佛教,我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应化神通:我常常一下子飞到欧洲,一下子又在美洲,等一会儿又前往澳洲;为了接引外籍人士,我到天主教、基督教的国家弘法,为了度化海外华侨,我又到回教的国家传教……。事实上,大家都可以来做观世音菩萨的应化身,像信徒们今天发心在道场的殿堂服务,下次又积极地参与佛光会的活动,这就是佛陀的法音宣流,诸菩萨的随缘应化啊。
自在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去创造,如果我们能自在和任何人相处,任何事我们能自在处理,任何道理我们能自在通达,一颗心能使它自在无碍,任何时间我们都能自在修持,任何逆境我们能自在克服,时时能做到随人自在、随事自在、随物自在、随心自在、随缘自在、随境自在、随处自在、随时自在、随理自在,那么,我们自己不就成了观自在了吗?
我们可以没有金钱、没有爱情、没有学问,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慈悲。一般人只是对喜爱的人慈悲,对不喜欢的人就不慈悲;只对自己家属亲人慈悲,对外人或不相干的人就不慈悲。这都是因为缺乏平等的慈悲。而我们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是以平等的慈悲、无相的慈悲、积极的慈悲、无对待的慈悲以及无贪求的慈悲去对待一切有情众生。
〈普门品〉中,佛陀一直讚歎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无尽意菩萨闻后,就将代表智慧的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表示度众不光是要有慈悲,更要运用智慧;而观世音菩萨却不肯接受,这是因为在他的慈悲中已经具足智慧,并不是没有原则的滥慈悲。最后在释迦牟尼佛的解说下,观世音菩萨接受了璎珞,将其中的一份供养现世众生的领导中心──释迦牟尼佛,另一份供养代表一切有情的真理法身──多宝佛塔。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慈悲中的智慧是多么清淨庄严啊。
1.悲伤的时候有欢笑的表情,欢笑的时候有悲伤的挂念。
2.忙碌的时候有轻鬆的感受,轻鬆的时候有忙碌的进取。
3.贫穷的时候有富贵的自尊,富贵的时候有贫穷的谦虚。
4.急躁的时候有缓慢的修养,缓慢的时候有急躁的精神。
5.受苦的时候有快乐的观念,快乐的时候有受苦的心情。
6.发怒的时候有慈悲的心肠,慈悲的时候有发怒的认真。
7.得意的时候有失落的想法,失落的时候有得意的喜悦。
8.拥有的时候有喜捨的个性,喜捨的时候有拥有的感受。
下一篇:佛教的称谓
如何消灾免难?
如何消灾免难?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自然界有很多灾害,人为的疾病,人间要找一个没有灾难的净土是很不容易的。我在世上走过很多国家及地方,我感觉到马来西亚绿油油的,都是善良
阿赖耶识的意思及功能
阿赖耶识的意思「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
吃饭前为什么要念“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
问:在佛门里,吃饭前要唱〈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星云大师答:在寺院过堂,早斋及午斋要唱诵〈供养咒〉,用完餐以后诵〈结斋偈〉,这是为了帮助大众提起正念,正意受食。其中有一段:「
到寺院佛殿拜佛应注意什么?
善士问:到寺院佛殿拜佛,应注意哪些事项?星云大师答:佛殿是寺院最神圣,最中心的地方。过去的丛林,平时什么地方都开放,但是佛殿、大雄宝殿并不开放,除非是早课、晚课,全体的共修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