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院佛殿拜佛,应注意哪些事项?
佛殿是寺院最神圣,最中心的地方。过去的丛林,平时什么地方都开放,但是佛殿、大雄宝殿并不开放,除非是早课、晚课,全体的共修集会才开放,而且进去之后,会有一个帘子垂下来,不准许随意进出。
平时进出佛殿,大众可以依序进殿,依序在里面走位。进入佛殿时,不走中央大门,需从左右边门进入,如果从右面走,就由右脚先跨入;从左面走,就是左脚先跨入,所以进门、出门,行家一看就知道你懂不懂规矩。
进入佛殿以后,态度要恭敬,不得穿堂横越或左右驰走,也不可以朝大和尚的蒲团上一跪就要去拜佛,因为大和尚的位置是神圣的,象征领导人的位子,可以在旁边的空蒲团上礼拜。
礼拜时,拜佛,都是三拜,拜人、顶礼大德,一拜就可以了。有时腿子不方便,不能行礼拜,也可以瞻仰、注视佛像,虔敬的行注目礼一分钟;也可以围绕佛殿三匝、七匝;甚至合掌,这些都可算是对佛的恭敬。
下一篇:皈依三宝后,如何做一个佛教徒?
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
斋堂为什么叫五观堂?
斋堂为什么称为「五观堂」?斋堂又称作「五观堂」,是因为出家人吃饭时要存有五种观想,以收摄身心。这五种观想是: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时,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好事,并
佛教的人生
一、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生从死来,死又从生去,一切众生皆因十二因缘而生生灭灭,在轮回中牵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有如时钟一般,无始无终,不断循环。有情生命流转的主体是业,
「寺」的起源
现在佛教的道场称为「寺」,听说「寺」与佛教初传有些关係,它的起源为何?佛教的寺院,最早在印度名为「精舍」,如祇园精舍、竹林精舍、灵鹫山精舍,或称「讲堂」,鹿母讲堂、竹林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