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农耕的生活,是禅宗自中唐时代百丈大师以后的生活方式。
当时禅宗的寺院是在山间,每天是到山上耕作,所以叫作“出坡”;每一个人都应该出坡,上从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下及所有的常住大众乃至沙弥、行者,全体出动,都得工作,没有例外,故称为“普请”。
白天在工作之中,也就是在过着自利利他的修行生活,因为工作是为了僧团道粮的自给自足,同时培养互相支援、彼此合作,大家付出,共同分享的和合精神,以维持道场,住持三宝,正法住世,佛日增辉,所以需要劳务的工作,来作为禅修的生活。
——本文摘自圣严法师著《禅钥》
什么是戒律,是如何形成的,应如何看待?
什么是戒律?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
佛经五不翻是谁提出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佛经五不翻是谁提出的?佛经五不翻是玄奘法师提出的。玄奘法师(602-664),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佛学翻译家和佛学理论家。他不仅以其丰硕卓著的译经成果在中国佛教史上写下了不朽的
牛鬼蛇神是什么意思?
“牛鬼蛇神”这一俗语来源于佛教用语。“牛鬼”和“蛇神”分属不同的两种类别。顾名思义,“牛鬼”属于鬼的系统,“蛇神”属于神的系统。“牛鬼”是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名叫阿旁,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四真道行』,即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为苦圣谛;二为集圣谛;三为灭圣谛;四为道圣谛。佛陀阐释『四圣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