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说明业与烦恼是痛苦的根源;『灭』是苦息灭的果——出世间的果,说明解脱与证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间的因。
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即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是因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佛陀以此劝诫要明了四圣谛的道理,找到解脱病苦的方法,经过修行,像圣人那样得到解脱。沙门若能常持守二百五十条戒,言行清净,通过修『四谛法』方能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摘自:觉醒《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释迦牟尼成道,就是指他觉悟了,觉悟就是成佛。成道的时间,北传佛教认为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八日,南传佛教认为是公历五月的月圆之日。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后来被称为菩提伽耶,又
专修念佛还需要受戒持戒吗?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即在于佛教弟子们对于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头等大事,便是受戒。问:佛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四真道行』,即修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为苦圣谛;二为集圣谛;三为灭圣谛;四为道圣谛。佛陀阐释『四圣谛』的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于过去世修慈心三昧,慈育众生,所修的慈心三昧最尊最胜,无能及者,故名“慈无能胜”。弥勒菩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释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