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的“禅”是指集中意识后获得的心性统一和安定。“观”是“观想”,指禅的境地里详细地思念、念想的对象。
如果这个对象是佛,称为“观佛”。白衣佛全部绘于中心柱窟内,这就表明白衣佛与观佛有密切关系。中外专家都认为,莫高窟的中心柱是设在窟中心的塔,具有观想和礼拜佛像的意义。由此进一步说明,在中心柱窟内才有的白衣佛图,也应该与观佛有关。莫高窟内的白衣佛图周围是千佛图。千佛是遍满十方的诸佛,也称十方诸佛。
禅观是令心熟悉所观对象。至于如何熟悉,则有多种观法。
一种是,令心生成某种识体,如观悲或观慧。在修此观时,你力求将心生成悲识与慧识----悲与慧并非你
所观的对象,而是你想经由熟悉的过程自识转成之体。
不过,当你观无常或无我时,无常与无我即是心所要理解的对象,确为你之所观。
另一种禅观是,你若观佛之善良品性,愿为己有,则这些品性即是希求的对象;此种禅观名希求观。此外还有一种禅观是,令修道次第出现于心,亦即心念证悟的各个次第;此名省思观。
禅观又可分为两类:分析的与稳定的。一般所说的止,是稳定的禅观,而所说的观,则是分析的禅观。至于所观,止与观所观的对象都可以是诸法终极实相或任何一种现象。通常,以推理追究诸法终极实相之观,最後所得是空;但在修观空之止时,修者一心专注已确定之空义,而不加以分析。因此,止观二者都观空。同样的,止观二者也都能观任何一种现象,全看心于对象起何作用了。
止主要是稳定的禅观,为佛教徒与非佛教徒所共有。在佛教中,小乘与大乘都修止,而在大乘中,显教与密教也都修止。我要简单的说明一下如何得止。
下一篇:【三论宗】-佛教宗派
【护法】-佛教中的护法神是什么
护法(佛教解释)保护、维持正法的意思。传说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又梵天、帝释天、四天王、十二神将、二十八部众等善神听闻佛陀说法后,皆誓愿护持佛法,此
【朝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朝拜是什么?朝拜,是信徒与教徒们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朝拜方式以三步一拜最为普遍,但亦不限于三步一拜。朝拜的意义中国佛教徒喜欢朝山,朝拜四大菩萨,主要也是嚮往、学习悲智
命运(名词解释)
命运(名词解释)命运,是指事物由定数与变数组合进行的一种模式,命与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为定数,指某个特定对象;运为变数,指时空转化。命与运组合在一起,即是某个特定对象于时空
随顺(佛教名词)
随顺(佛教解释)随顺,汉语词汇。拼音:suí shùn。指依顺;依从。见韩愈 《答陈生书》:“所谓顺乎在天者,贵贱穷通之来,平吾心而随顺之,不以累乎其初。”词目随顺拼音suí shùn词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