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生活在世间上,必须要有良田以资生,因为色身必须依靠粮食的滋养才能生存下去;要有舍宅以安住,因为没有遮风蔽雨的房舍,就要露宿街头。所以,田宅为众生所拥有。
有人良田非万顷不能为足,舍宅非高楼洋房不能为屋,因此而迷失于物质的诱惑,为物欲所束缚,不得自在。所以,资生、安往当以方便为宜,不应仅贪求享受,如此才能适当安排自己的身心,过著安乐自在的生活。
婆婆世界人类种族的繁衍是靠著家庭的组织,男女的结合生儿育女。所以夫妻是五伦之一,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始。一个家庭要获得幸福美满,一个男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这里面必定有一个很贤慧的家庭主妇,也就是所谓“贤内助”。如何是贤妻呢?春秋时代齐国黔娄的妻子主张“斜之有馀,不若正之不足”,坚持丈夫的矢志,名留千古;东汉乐羊子的妻子引刀趋机,劝夫努力向学;这些都是贤妻的典范。
在《玉耶女经》里,佛陀说,为人妻者,应奉行五道:1. 要做母妇;2. 要做臣妇;3. 要做妹妇;4. 要做婢妇;5. 要做夫妇。《善生经》里,佛陀也说,妻子应以五事爱敬其夫:1. 早晨先起,打扫家内;2. 请夫先坐,然后入席;3. 和言爱语,不谈粗言;4. 敬顺其意,不可违背;5. 先承意旨,而后作为。这都是夫妻相处和睦融洽的美德,而如此贤慧的妻子,必能使先生无后顾之忧,是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建立美痛和谐家庭生活的好伴侣。所以说“贤妻第一伴”。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基本生存的条件。佛教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要苦修。当吃,要吃得饱,吃得健康。如何能吃得健康长寿呢?即少肉多菜、少盐多淡、少糖多果、少食多嚼。也就是要饮食知节量,如《大萨遮尼乾子经》说:“噉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觉悟,应时筹量食。”
此外,进食时,心存五观想,更是一种健康饮食法。即: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 忖己德性,全缺应供;3.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业,是行为的意思,其定义有四:1. 自力创造,不由神力;2. 机会均等,绝无特殊;3. 前途光明,希望无穷;4.善恶因果,必定有报。
世间上的人,有的荣华富贵,有的贫苦潦倒,这是为什么?有的人把它归之于命运,其实一个人的贫贱显达,是依行为而决定的。行为有因果的关系,种什么因,就收什么果,这种因果循环相报可说毫厘不差。所以,有的人幸福快乐,有的人烦恼痛苦,为善为恶,完全在一念之间。一念迷就会造大孽因,一念觉也能登菩提岸。
《正法念处经·地狱品》说:“火刀怨毒等,虽害犹可忍,若自造恶业,后苦过于是。亲眷皆分离,唯业不相舍,善恶未来世,一切时随逐。随花何处去,其香亦随逐,若作善恶业,随逐亦如是。众鸟依树林,日去暮还集,众生亦如是,后时还合会。”业维系著我们三世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生世世、永无休止的在六道里轮回不已。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田宅、妻子、饮食等种种的需求,这是现世生活的依据;而此生中所造的善恶业,就是我们未来的依据,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因此,积聚善业是很重要的。
下一篇:常富之道
印顺法师简介
印顺法师简介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今属嘉兴),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
智者大师简介
智者大师简介智者大师(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为中国天台宗祖师(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隋代荆州华容(湖北潜江西南)人,俗姓陈。字德安。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七岁即
释迦牟尼佛到底为何降生在这个世界?
释迦牟尼佛降生在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佛经里面说:只为了一件大事因缘。也就是要告诉众生、引导众生,让我们知道万法的表面是缘生缘灭,可是呢,万法的根源是真实如来藏;就好
正果法师简介
正果法师简介正果法师(1913~1987年)四川省自贡市人。俗姓张。十九岁,从中江县寿宁寺广渠和尚剃度。二十一岁,受戒于成都文殊院。先后就学于重庆华岩寺天台教理院和重庆北碚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