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利益存亡品第七》中说“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地藏菩萨说,阎浮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如何理解这句话?难道大家都没有善念吗?祈请师父慈悲开示!
诚如这位居士所说,大家平时并没有太多恶念,也常会想着帮助别人、发心做义工、善待家人和朋友……难道这些都不是善念吗?还有,大家平常在家既不思善,也不思恶,就好像坐在房间里看电视,并没有造恶,那么“不善”又从何而来呢?《地藏经》中说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心中有“我想”,就一定会执着“我的相”。有了“我相”,一定就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一旦生起,众生就已处在颠倒之中,此颠倒心又转而成为起惑造业、轮回生死的根源。佛法是以“无我”为善,举心动念当中有“我”,那就不是真正的善,而是轮回之“罪”。因此,地藏菩萨才说“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问题延伸一下。《佛说四十二章经》有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有的居士听了这句话,觉得不太能够接受:“为什么不能相信我自己的想法呢?我的想法也是善的,为何不能信呢?”这是因为,当我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善”的时候,此中的“我认为”,就是心中已有“我相”的体现。既然有“我”,心念就已落入分别、妄想、执着、颠倒、轮回当中,对于追求无为解脱的修行者来说,当然不可相信由“我”产生的心念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道山cl
下一篇:地藏经是消业障法门
《地藏经》中开示开智慧的方法
业障消一点,对《地藏经》的体会就会深一点。《地藏经》属于华严部,很详细的开示了培养福报和智慧的方法。培养福报,地藏菩萨教授要布施,而且要发大慈悲,下心含笑。以这个慈悲心
从《地藏经》谈孝道与度生,拔苦与报恩
比丘尼恒持 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上午 开示于台北法界佛教印经会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Heng Chi on Feb 12 (Sunday), 2012 at Taipei Dharma Realm Buddhist BooksDistri
诵《地藏经》与念佛-道心法师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佛法的虔诚及修学的精进。我作为一个出家人都感到很汗颜,自叹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如你。我们在云门寺面谈的时候,你
地藏经好像分很多部分,要全部念完吗?
地藏经好像分上,中下,等等,要怎样念最好呢?回向偈有规定要怎样说吗?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请你帮我解释一下:在婆婆昏迷还没断气前我用手机播放大悲咒,但是由于不方便的原因我只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