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边,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内,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龙泉寺自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以来,在大和尚悲心愿力的摄持下,在佛菩萨圣诞日,会举行相应的佛事活动,读诵《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人天普利,同种善根,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同时还有浴佛节法会、佛欢喜日孝亲报恩法会、清明祭祖法会、重阳敬老暖心法会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会活动。法会期间,大和尚会为信众传授皈依。本着佛教积极入世、普度众生的精神,我们特在“十一”节假日举办精进共修活动,为现代喧嚣尘世中“忙盲茫”的人们回归心灵宁静祥和,开启内在智慧光明,提供一方净土和一次良机。
北京龙泉寺已渐渐成为一个弘法利生、祥和社会的宝地,文化交流、联结友谊的纽带,继承与展现传统文化的载体,提升道德、净化心灵的源头。
北京龙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边,凤凰岭风景区内,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都已有千年树龄。
寺庙原址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建为坐北朝南。解放前,庙会兴盛,广东香客募捐,在桥南东院建万缘茶棚,施茶施粥,普结善缘。抗战时期,内忧外患,龙泉寺渐趋沉寂。到解放初,仅有庙舍几十间,至文革改为民居或他用。1995年,随着凤凰岭风景区的旅游开放,当地政府及诸善信开始逐渐恢复寺院原貌。2005年4月11日,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这是北京海淀区建国以来第一所正式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
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龙泉寺
普渡寺
普渡寺介绍普渡寺始建于明代,原名为皇城东苑,又名“小南城”,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清初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乾隆20年(1755年)重新修葺扩建,后乾隆赐名普渡寺,这也
北京万寿寺
北京万寿寺万寿寺位于西三环路紫竹桥东北,建于唐朝,明万历五年改名,清代两次扩建,中路七重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堂、万寿楼等,大禅堂
红螺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红螺寺-基本概况红螺寺当时中国北方正处十六国
大明寺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公元457年—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