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释迦牟尼诞生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很多人对这句话抱有异议,佛教不是讲“无我”,说这话岂不是太狂妄了吗?这个“我”到底是什么意思?
师父,“我”就是净念啊,这个身体是我,这个思想也是我啊。
佛陀眼中的“我”是恒常不变的,是得大自在的。你能主宰身体不变老吗,你能控制自己没有妄想吗?
当然不行啦师父,难道我认为的“我”不存在吗?
佛陀曾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所认为的“我”,是由物质(即色蕴)的四大与精神的受想行识所组成的。
这样就会想到,一个“我”可以分成两个,一个物质的我,一个精神的我;而物质又可以分为地、水、火、风,精神又可以分为受、想、行、识。同理,每一个个体还可以继续分解下去,无穷无尽。
由此可见,哪有一个真正的肉体的“我”,就连精神上的“自我”观念也是不复存在的。
既然“无我”,那么“唯我独尊”的“我”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我”是指人人本具的真如自性。唯有自性是恒常不变的,是得大自在的。
“唯我独尊”中的“我”,不是凡夫所认为的“我”,而是指人人本具的自性。正如释迦牟尼佛在悟道之时,所说的:“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自性,就是人人都有佛性。
太子佛出生时的惊天之语,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中,最为尊贵的即是人人本具的“真如自性”。只要我们不断熏习佛法的般若智慧,就会显发自性本具之万丈光芒,最终成为宇宙中最尊贵的觉者。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本源法师
下一篇:经常发脾气会有什么报应?
为什么会长相丑陋?怎么变漂亮?
师父,怎么可以变漂亮?丑陋的根源是什么?佛陀在《佛说业报差别经》中罗列出十种因缘:“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问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具体指什么?大安法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的所有戒律的一个总纲,叫略说戒。戒律的精神有止持和作持。“诸恶
如何能把佛号念出味道,喜悦念佛?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要把这个佛号念出味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由于我们业障深重,念佛的开始都是念得很乏味的,不是昏沉就是掉举,如同嚼蜡。所以一定要坚持信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很慈悲,各位班首师傅的办道心切,加以各位大居士慕道情殷,大家发心来打静七,要虚云来主七。这也可说是一种殊胜因缘,只以我年来患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