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去曾经造了很多种恶业,所以感召到种种果报。我们现在身心不自在,什么原因?就是过去的业力所感召的。我们知道了以后,要忏悔。佛陀讲了一个很好的法,忏悔。
忏悔这个词语现在被其他宗教,包括社会上借用。其实忏悔这个词语是哪里来的?佛教里的。忏悔在印度语叫忏摩,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悔过,后来印度语跟中国的文字重新组合了一下,忏摩跟悔过,重新组成一个词语叫忏悔。
忏悔就是把我们过去曾经做的不好的行为和想法忏除。忏悔清净了以后,你的身心就得大自在。
如果你不忏悔,你过去的罪业,就像茶杯里的污垢一样,你往茶杯里加再多的水,这个里面永远是浑浊的。你只有把过去的恶业忏除了才能得清净。
我们在佛教里面经常讲,愿消三障诸烦恼,把三种障碍要忏除清净。
忏悔,要怎么忏悔?首先要生起惭愧心,然后要恭对佛法僧三宝做忏悔。今天我们佛法僧三宝都具足了,佛宝、法宝、出家人是僧宝,都具足了,是忏悔的最佳机缘。
当然我们今天下午已经带大众做了皈依之前的忏悔,但是大众对忏悔的意义还不是很深入,有些人就在想,怎么老是拜这些佛号,拜这句佛号拜得没有劲。这个不对,当你明白意义以后,你去做忏悔,完全不一样,业障消除,身心就得大自在。
做忏悔,一定要有惭愧心,要观想。我过去曾经堕胎,杀害自己的亲生骨肉,乃至于偷盗,乃至于我曾经邪淫。有人说我这辈子没有做,你前辈子数世都可能曾经做过,所以说今天是最好的忏悔机缘。
在《往生礼赞》这本书里面讲到了,忏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有效?最高等级的忏悔,从表相上来看,眼睛要流血,毛孔要流血,这是忏悔最高境界。最低境界是什么境界?就是痛哭流涕,想到过去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你的惭愧心生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父母不同意出家怎么办?
我要发心出家,但父母还不同意怎么办?佛法讲,能否有所成就,完全取决于是否具足愿力,愿力具足,则无事不办。我们在世间还有很多力量,比如权力,财力,福德力,障碍力,业力等等,但在愿力面前,
“佛学”与“学佛”的不同
“佛学”与“学佛”虽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却有所不同。佛学只讲闻和思,缺乏实修;而学佛则涵盖了闻、思、修全过程,不仅要学习和思维,更注重行持。释迦牟尼佛将其亲身体证的成佛之
为什么说修学佛法要从培福做起?
《华严经》里有一句偈:欲为法门龙象,先作众生牛马。佛门戒律也有规定,刚出家的沙弥在头五年里,是没有资格学习佛法的,因为刚剃度的出家众属于身份卑微的小众,德行尚浅,不足列入出
布施、持戒、忍辱与福报的关系
我们举例说明,就像这杯水,水就好比是你的福报。福报从哪来?从布施当中来的,你利益了他人,他快乐了,就成就你的福报。福报的体现是什么?有名。名有两种:一种善名远扬,一种恶名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