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里有一句偈:欲为法门龙象,先作众生牛马。佛门戒律也有规定,刚出家的沙弥在头五年里,是没有资格学习佛法的,因为刚剃度的出家众属于身份卑微的小众,德行尚浅,不足列入出家僧数,也不可单独接受信众的供养,如果一出家就学习佛法,反而会把学佛错误地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结果不但智慧没开,还徒增傲慢心。因此,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修学佛法当从培福开始。
培福的方式无非:一、修布施来服务常住大众;二、修忍受来经受种种顺逆境界的考验。唯有尝尽了酸甜苦辣,才能培养强大的内心,福报也会随之增长。这个时间最低不少于五年,五年的培福期过后,再去学习佛法,则能一学即通。同理,在家人修学佛法也是如此,有福报的人学习佛法更容易与佛法相应,而缺少福报的人就会对佛法难以生起正信,所以,学佛之人首先要从培福做起。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本源法师
下一篇:佛弟子该如何与大众相处?
如何真参实悟,洞明自心,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五灯会元》,各经房仿单俱无,无从购请。但不知阁下求此书之意,故不禁覙缕云:为真参实悟,洞明自心,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耶?抑欲学其一棒一喝,喝佛骂祖,但取口舌辩给,以邀誉于流俗
为什么说三宝门中好修福?
佛门中有句话叫“三宝门中好修福”,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宝门中”即常住三宝、寺院,寺院是成就大众修学的地方,是佛法得以延续的标志,我们称之为“住持三宝”。我们供养寺院道场,
十法行有哪些?大乘十法行的内容及重要性
《辩中边论》中讲到,要成就闻、思、修,必须有十种法行作为基础。十种法行即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思和修。十法行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非常重要。
改变命运要修福修慧 从因缘果报上来改变
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顺利;没有福德,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境,经常一筹莫展,所以福报的熏修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话,“大树底下好遮荫”。一棵树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