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曾有一世,他是叶波国涩波王的太子,名叫须达拏。叶波国非常富强。须达拏太子性情仁慈善良,广修布施。有一次,他请求父王,把国库里的一部分金银,拿出来让他布施给全国的苦人。国王只有这一个太子,答应了他的请求。太子一连举行了七天的无遮大会(无遮,无阻拦也),要求施捨的,都有求必应,满其所愿。大家感恩戴德,欢喜而去。
叶波国有一头白象,力大善战,堪称天下无敌。当然,牠是国宝。没有国王的命令,谁都不许把白象带出宫门。太子的布施消息,传闻天下。邻国国王一听,就派大臣前来求太子布施白象。太子说:“白象是我国镇国之宝,我无权答应,不能布施给你。”来人说:“你发愿布施,不违人意。如果不肯把白象布施给我,你的布施功德不能圆满,无遮大会也是名不副实。”太子仔细一想,果然布施未能圆满,为了满众生之愿,当下就答应了。太子亲自把白象牵出王宫交给邻国使者。
大臣得知后,纷纷报告涩波王。国王十分震惊。下令把须达拏太子充军到离城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中。太子满足了布施之愿,身心安乐,自在无碍。太子的妻子曼坻,儿耶利,女儿罽罗延,三人都一心一意要跟随太子同去檀特山。太子对他们说:“你们就不要去吧。不但要去吃苦,而且,还有可能把你们三人也都布施给了别人。”曼坻和子女都异口同声地说:“只要你愿意这样做,我们也都服从。”于是,他们一行四人,向檀特山走去。
一路上,还有人来求太子布施,太子把随身所带的金银财宝、车乘衣服,都一一布施得乾乾淨淨。四人步行到檀特山中,两手空空,一无所有。靠妻子曼坻去採野果过活。这时,有一婆罗门走来,要求布施,太子就将儿女布施给了他。曼坻正在山中,突然意慌、心跳,赶紧跑回来,只见太子一人独坐无言。两个儿女不见了。妻子一再追问,太子说:“已被我布施给人去当奴僕了。”曼坻大哭,悲痛不已。
须达拏太子的布施心感动了忉利天王释提桓因。他化现一个丑陋无比的中年婆罗门,前来要求太子布施。太子说:“你来迟了,我已经什么也没有了。”婆罗门说:“只要你答应,你还有可以布施的。”太子说:“你要我布施什么呢?”婆罗门说:“我年长成人,至今无力婚娶,请你把你的妻子布施给我吧!”太子双眼注视著曼坻,难以开口。曼坻怕太子孤单一人,怎么生活?急得痛哭起来。婆罗门又对太子说:“你若不把妻子布施给我,就不能圆满你的布施功德。”须达拏太子为了布施的发心,大愿大行,于是,把曼坻夫人交给了婆罗门。
此时,忽然天动地摇,众鸟飞鸣。这位相貌奇丑的婆罗门,拉著曼坻的手,往前走了七步,突然变现为一个庄严威武的帝释天王,回转身来,把曼坻夫人交还给太子,赞叹说:“善哉善哉,太子善行菩萨道,真心修行布施波罗蜜,龙天护持啊!”帝释天王又对曼坻夫人说:“您有什么愿求吗?”夫人说:“一愿父王回心转意,派人来接回太子。二愿我的一对子女能回到宫中与我团圆。三愿邻国送还我国国宝大白象。”帝释天王完全答应了。
且说那个婆罗门,已把太子的一对子女转卖到叶波国。涩波王知道了,叫孙儿、孙女来问:要用多少钱才能赎回他们兄妹二人呢?孙儿说:“要用一百两银子赎回我,要用二百两银子赎回妹妹。”老王说:“怪了,从古以来,都是男贵女贱,为什么今日反倒是女贵男贱呢?”孙儿说:“我父是男儿,今天还远在檀特山,充军受苦,宫娥婢女都是女人,反而在祖父的身边享受福乐,岂不是女贵男贱吗?”
涩波王听了,心里十分难受,想念太子的骨肉之情,顿涌心头。马上下令派人去檀特山,迎请太子和曼坻夫人回宫。邻国国王得知须达拏太子为了布施白象给他,因而被父王惩罚,充军到檀特山去受苦,受此曲折,心生大惭愧,马上派人把白象送还涩波王。从此,两国更加友好团结,冤家变为亲友。不但曼坻夫人的三个愿心都已实现,而须达拏太子的布施波罗蜜也得到了圆满成就。
须达拏太子难行能行、难捨能捨、难施能施的伟大布施心,给我们以深深的感染和借鉴。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觉归真
虎溪三笑的主人公有谁?虎溪三笑的故事
《高僧传》上说:东晋的和尚慧远,年轻时博览《六经》,尤其喜欢阅读《老子》《庄子》,但是听了道安法师讲解《般若经》以后,他却顿时大彻大悟,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儒、道九流,都只不过糟糠罢了。”他从此笃信佛教,并以护法、弘法为己任。
不病的人,洞山良价禅师与病僧
一位卧病多年的禅僧,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洞山良价禅师知道了,便亲自前往探望他。 这位病僧一看到洞山良价禅师,就焦急地问说:「当一个人的四大,即将离散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 洞山良价禅师看著他,真挚地说:「来时无一物,去时也随他。」
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贫女,乞到了一文金钱,于是她决心买油点灯供佛,并发愿以智慧光明,破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 卖油的人了解到贫女买油是为点灯供佛,出于随喜就多给了她一些油。贫女欢喜地将油灯供在了佛前。经过了一夜,相同的供佛灯,油都燃尽了,唯有贫女的那盏灯还亮着,就像刚刚点燃的一般。
刘宋大比丘尼慧木法师的往生故事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位大比丘尼的往生故事,她叫慧木法师,是刘宋时期的。慧木法师,她俗姓傅,很小她就出家了,十一岁就出家到庙里边了。所以你看,能够作为女众出家,那个时代也是女中丈夫。而且她修行很精进,我们常说女众的情见比较重,但是如果把她这个情感用在修法上、对佛菩萨的仰信仰靠上的话,这个力量也是很大的。在这位比丘尼身上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