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修们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说:“法师呀,我有业障,我心不清净!”刚开始我也说:“慢慢消。”后来我也反问:“你是依照佛的清净度来要求自己吗?”
但凡我们是凡夫,都会有业,都会生障,正因如此,所以才需修行,叫做业消智朗,障尽福生。不要说我们,历代这些往生的祖师爷们,也都有业障。只不过他们修成就了,我们是一边要还,还要继续欠。祖师菩萨们再来呢,就是只还不欠。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的是明代的一位叫义秀的法师。义秀法师是嘉靖初的人。他是专修净土,就在一个叫赞叹庵的地方。说起赞叹,我们也常念赞叹佛偈,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实际上五念门里边,不是有一个赞叹门嘛。赞叹法修好了,功德回向往生,也是很好的往生资粮。
义秀法师不仅仅是光赞叹,日课阿弥陀佛要念十万声,朝夕不间断。就修为如此高的一位法师,整整五十年,从来没有间歇过。他念佛念到什么程度啊,就是用砖头砌起来的一个平台,他不是要带着人念佛经行嘛,这个平台被他经行经行,就彻底经行成凹洞了。那么外护弟子们一看成了凹洞了,再给它用砖补起来,有这么一个经行台,庄严一点嘛。走着走着,又给磨成凹洞。我们今天讲他的精进勇猛念佛,还不是重点。我们要告诉大家,就是说念佛求生西方,不在业障上,能够带业往生。
为什么呢?这位大法师,他也有过去的冤亲债主找上门来了。他很慈悲,看到一个小孩无家可归,自己就把他收留了。收留了以后,慢慢等这个因缘会聚。就像说我们说慢慢长养着看,将来能不能当个小和尚。那个时候,法师他也发了这么一个心。
但是,这个是过去的命债。所以刚开始依止他,还很听话。后来小徒的所作所为就越来越不善,越来越不像话。这样的话,义秀法师呵斥他说:“你真是贼也!”可是呵斥教化不了,这么厚的德行也教化不了。为什么?因为是寻仇寻上来的。所以后来这个收养的小徒就在外面交了一帮狐朋狗友,都是些我们现在说的黑道上的人一样。之后对老和尚生起意见了,晚上来就结伴而来,半夜趁老和尚不注意的时候,拿起凶器砸他的头。这个时候就是要勘验功夫了。
你看,其实玄奘法师取经的时候,收了一个徒弟,不是也半路上就要想置他于死地吗,那是玄奘法师的德行感化了他。那么这位法师,他没有采取这方式。他呢,是采取了还债的方式,虽然你这么激我,我依然还是念佛,这是很难得的。因为我们一般念佛呀,在平常的日子里边练得好,很足的功夫,你在静中练的功夫,在动中就剩一点儿了;你在动中又练出来了,在病的时候就剩一点儿了;你在病的时候练出来的功夫,在命终的时候,又剩一点儿了。
何况这个命终是横死的命终,命难嘛。但是尽管这样,老和尚依然念佛,第一下把他砸下去的时候,老和尚还是大声念佛,阿弥陀佛。这个小子更坏,又给砸了第二下,一砸呢,毕竟是拿凶器在后脑勺砸嘛,那么虽然声音越来越有点儿不稳,可是念佛依然还是很稳,称佛名号还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又给砸了一下,慢慢地这个气息就微弱微弱微弱。随着他的气息尽了,佛号声才断掉。
那你看,虽然经历如此大的逆缘,这是过去的这个冤家找上门来了,但是并没有障碍他成功的往生之道。所以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芬陀利讲堂
韦陀菩萨护法高峰妙禅师
问题:师父,今天是农历六月初三,恰逢韦陀菩萨圣诞,韦陀菩萨曾发誓愿“你若真修,我必护法”这是真的吗?本源法师:确实如此。韦陀菩萨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将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将
瑞今法师出家为僧、师承世系
内容提要:瑞今法师是中国佛教禅宗支系临济宗喝云派的长老,法师童年皈依佛门受戒毕,即外出大江南北参访善知识。后回闽南办僧教育,培育佛教人才,创办佛教刊物,弘扬佛法,建树颇多。
苏东坡前身是五祖师戒禅师的故事
北宋五祖师戒禅师是一位开悟的高僧,禅师法号“师戒”,后任五祖寺住持,因此称“五祖戒禅师”。在《居士分灯录》里,记载东坡前生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苏轼的母亲刚怀他时,曾梦见
记忆中的弘一法师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是青岛,热得较晚,一般人,还都穿夹衣服。临来那天,我领僧俗二众到大港码头去迎接。他的性格我早已听说,见面后,很简单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