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五祖师戒禅师是一位开悟的高僧,禅师法号“师戒”,后任五祖寺住持,因此称“五祖戒禅师”。在《居士分灯录》里,记载东坡前生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
苏轼的母亲刚怀他时,曾梦见一位身躯瘠瘦、眼睛眇细的出家人,而后便生下了苏轼。事隔数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高安为官时,和真净、文圣、寿聪等三位法师常在一起论道参禅。一天,这三位出家人同时梦见迎接五祖戒禅师,三人正在交谈时,苏轼刚巧来寺拜访。
三人于是把梦境告诉苏轼,苏轼就回答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曾梦见自己身为僧侣,往来行化于陕右一带。真净法师听了便说:“戒禅师也是陕右人,晚年来游高安,五十年前圆寂于大愚。”细问之下,苏轼当年刚好四十九岁,大家终于了悟五祖戒和尚原来就是苏轼的前身。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本源法师
赵州和尚因什么而开悟?禅风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有你的开口处,不知从何说起。在无说当中,也还是要说一点,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点
承远大师生平、净土思想及德业和对念佛人的启示
承远大师的生平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俗姓谢,四川绵竹县人,出家前学道于成都唐禅师(处寂禅师)。开元二十三年(公元七三五年),二十四岁的大师离开四川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
龙宫取经的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中观派的奠基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
印光大师一生严厉高洁,为何独独收他为弟子?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