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钟,张霞起床了,她走进尼姑庵深处的千佛殿。夜色正浓,尼庵的早晨却已经开始了。收拾停当后,她拿起更板叫醒师父们,起来作早课。凌晨四时早课开始了,宏珠法师带领着大家诵《心经》,念佛号。早课一直持续到天光发亮,女尼们绕殿长行,又过了一个小时,这就是洗石庵,一座比丘尼栖居的禅宗庙宇。
乳泉,位于尼庵后面的密林深处。每天早晨,都有女尼来到这里取水。泉水从山麓旁流过,女尼们返回寺院,准备当天的膳食。桂平的一天,在悠扬的钟声里开始了。上山晨练的桂平人携带着简单的容器,装满了泉水后,回家做饭、泡茶。这种习俗延续了数十年,听惯了钟声、佛号。这里的人生,显得悠闲自在。
张霞在山门口售票,然而这不是她来洗石庵的真正目的。二十二岁的张霞,来自内蒙古。她希望在洗石庵出家修行,不仅因为洗石庵是国内有名的女众道场。更因为这里曾经出现了世所罕有的比丘尼灵骨舍利。舍利子的主人名叫宽能法师,是洗石庵近代以来最有名望的一位比丘尼。
这三颗真身舍利,据说是世界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的灵古舍利。十多年来,无数的人慕名而来,希望亲眼目睹舍利的光彩。如今,张霞得偿所愿,沐浴在祥和虔静的氛围中。洗石庵,是她找寻已久的精神家园,是她人生的新起点。
依山而建的洗石庵,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始建于清顺治年间。西山是中国传统佛教圣地之一。自唐代起,佛教传入西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抗战时期,当代名僧巨赞法师及后来任香港佛教协会会长的觉光法师,曾在西山常住清修。桂平方便的水陆交通,使西山成为佛教南北交流的重要驿站。
1949年,在广东曲江南华寺披剃出家的宽能法师来到洗石庵,那时这座尼庵已经衰落了。很长时间里,庵中只有三四位出家人。宽能与另一位女尼——来自广东的昌慧一起,艰难地延续尼庵的香火与衣钵。
宽能法师,俗名叫龙六纬,出身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她曾经在中国最早的一座私立大学北平民国大学经济系读书。来到洗石庵后,宽能的修行与弘法多次被中断。文革期间,她离开洗石庵,在国营西山茶场的食堂当会计。文革结束后,宽能重新回到洗石庵中。这一年,她八十四岁。作为广西佛教界的传奇人物,人们尊称她为西山龙姑。
下一篇:东行记
文殊菩萨的故事——贫女乞斋
五台山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文殊师利菩萨又名妙吉祥菩萨,号称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为了引领众生,获得妙智慧,妙吉祥,文殊菩萨分身尘刹,随缘化度,并
憨山大师出家的一个因缘
我们来看憨山大师出家的一个因缘,出自《憨山老人年谱自序实录》,是憨山大师自己叙述的。憨山大师七岁的时候,叔叔对出家前的憨山大师非常钟爱,父母送憨山大师去私塾读书。有一
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
清朝道彻法师念佛往生见极乐,告诫世人切莫错过净土法缘
我们常说不生不灭,又说生死浑如大梦。实际上,了生脱死的大德们可以做到想生就生,想活就活,想死就死,来去自由,就是修净土里面所谓的“发愿而去,乘愿再来”。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