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他的作品平易近人,素有「平民诗人」之称。
白居易久已仰慕鸟窠禅师,几次想要登门请益佛法,但是都不得其门而入。有一天终于如愿以偿,鸟窠禅师接见了他。白居易一见到禅师,首先就提出一个问题:「请问禅师,佛法的宗要为何?请道一句。」禅师不假思索地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哪里知道鸟窠禅师说了这句话以后,白居易却很失望,心想:怎么大名鼎鼎的鸟窠禅师,我问他佛法宗要,他就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因为不以为然,所以白居易接著就说:「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连三岁的孩童也懂得啊!」
鸟窠禅师听后,不客气地就说了:「白居易!三岁孩童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呀!」意思说,光是懂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没有用,还要能做得到。白居易到了这个时候才终于明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确实是佛法的宗要,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
佛教里,有首〈七佛通戒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过去七佛的共同教诫。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不做「十恶」,而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心意净化了,也就是在奉行佛的教化了。
下一篇:崇谛法师的出家因缘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佛说:“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虽身在贪念、五欲、嗔恚、愚痴各种烦恼中,但本具有的如来藏(佛性)常无染污,德行法相充足完备,与佛相同。譬如有天眼的修行人,见到花苞内诸佛化身结跏跌坐。若除去众生无明、业障、烦恼、习气的萎花,便得见如来智慧、自在无碍的庄严佛身相。所以,为除灭众生烦恼,显现佛性,莲花有如此神变。
赵州禅师的待客之道
赵州禅师德高望重,赵州城的赵王非常尊敬禅师。有一天,赵王亲自上山来参见禅师,赵州禅师不但没有出门迎接,并且躺在床上不起来。禅师对赵王说:「大王!我年老力衰,没有力气起来接驾,请原谅。」赵王听了不但毫无愠色,反而更加恭敬,觉得禅师是一位慈祥的长老,回去之后,为了表达内心的敬仰,马上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禅师。
金乔觉是地藏菩萨吗?九华山金乔觉的故事
今天是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日。 在佛教里,地藏菩萨以“大愿”、“大孝”而著称。经典中有菩萨因地救母的感人故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正是地藏菩萨所发。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佛在世时有一位非常悭贪的长者,佛想度化他,先后派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诸大弟子,次第到长者家乞食。长者见有人来乞食非常不悦,心生反感,所以各位尊者都一一被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