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位在家居士来说,家庭、公司和社会都是最好的实修对境。我们首先要闻思佛法,把殊胜的教言铭刻于心,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实修实用,让这些教言深入骨髓,成为习惯,最终变成自己的天性。如果不实修,佛法再伟大、再殊胜,依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真实利益。
谈到实修,则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现在很多居士的修行只是在形式、数量方面提高很快,在出离心、菩提心、虔敬心方面却进展迟缓。这往往是因为学偏了——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
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比如说,佛法的确有住庙、闭关这样的修行方法,但这些方法是不适合在家居士的。为什么?因为居士们现在的状态是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还要工作,要承担很多责任。
如果一位居士认为家务、工作是在浪费时间,耽误了自己做功课,妨碍了自己学佛,这种想法就是学偏了,这是修行很大的障碍。给大家提一个建议:用于佛法的时间比例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而调整。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把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精力用于工作和家庭,百分之二十用在佛法功课上。要尽心尽力地做一个好人,承担起人生的责任,把自己的修行融入家务和工作之中,成为一体,发挥出佛法的力量,让家庭由于你的存在而温暖,让工作单位由于你的努力而健康发展。
三十到五十岁,佛法和生活的时间比例可以变成一半一半。
五十岁以后,要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精力用在佛法上。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把百分之百的时间都用在佛法上,除了吃睡以外,都要用来修行,连电视都不看是最好的。
千万不要反过来——年轻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用在佛法功课上,老年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用在家庭上,这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要求?如果年轻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都用来做功课,就会忽略人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就连一个好人都称不上了。如果连好人都不是,修行的基础就没有了。
这样,随着年纪的增大,修行往往会毫无进展,用于佛法的时间比例会越来越低,六十岁以后可能只剩百分之五了。这样,一生的修行就会趋于失败,这就是学偏了。
这个建议来自我多年的修行经验,希望居士们能够重视,让自己的修行步入正轨。
下一篇:佛教的放下是要我们放下什么?
在家居士可以受菩萨戒吗?
事实上,《梵网经菩萨戒本》同于净土法门,即不是单一的佛力,也不是单一的自力,是将自力与佛力融为一体,是合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一乘圆教,契理契机,念佛与受持菩萨戒相辅相承,
在家学佛人怎么做早晚课?《二课合解》了解一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课,都有自己不同的作业。佛教让我们要念咒,即使不懂其中的意思,依然要每天背诵,这是有深远意义的。咒语是属于佛的语言,不懂也很正常。我建议有疑问的看
在寺庙可以跟着唱钟声偈吗?为什么要做早课?
在寺庙做早课师父唱晨钟偈我们能跟着一起唱吗?我们为什么要做早课呢?现在我来分享今天的这个提问。我们在寺庙里如果能跟着去唱钟声偈,他的功德很殊胜。“闻钟声,烦恼尽,智慧长,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
菩萨度化众生,首先要令其恭敬三宝,恭敬三宝最佳的表现方式即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也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我们无始劫来,迷惑颠倒,流浪生死,今天值遇三宝为我们指明方向,可谓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