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现在有不少人,除了供佛像以外,只念一句佛号,不听经闻法、不诵经,不供僧,寺院的事也不做,一些公益的事也不参加。请问师父,只念一句佛号这样做就可以了吗?
这是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佛号里面什么都具足了,然后就抓住这个,实际上还是对很多东西放不下。要放生、还要做很多事情,这不耽误了我自己的事情吗?“一句佛号就可以了”,这好像占了很大便宜似的,就是怕去作功德、舍不得,想少花钱、怕亏了,这种心态还是与佛号不相应的。
从理上讲,从阿弥陀佛的本怀来讲,一句名号全都够。但是要看破、放下,全身心的把这句佛号的功德展现出来,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们还有很多放不下、看不破的东西,我们还要随缘尽分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活动也要去参加,不是说我就念这一句佛号就可以了。阿弥陀佛的功德非常大、名号的功德非常大,你把自己的心量限得那么小,只用一个很小很小的孔去看,你所得到的还是非常小,因为你心量没打开。
心量打开以后,我在做事情过程中带有一句名号、在敦伦尽分过程中也是一句名号,我听经闻法是帮助自己更好地去落实这句名号。要多去听经闻法,也要去寺院护持三宝,一些公益的事也尽可能的去参加,遇到什么事不斤斤计较,也不去谈别人的人我是非,一心向往阿弥陀佛,这就可以了。
念佛与做公益事业、布施、护持三宝和听经闻法它是不矛盾的。我们有时因为执著,就把它分开了,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一种错误。蕅益大师说:“是一非余,是为魔业。”(比如说一句佛号和公益事业、听经闻法、护持三宝等,是一点都不矛盾的,佛号里具足有一切的功德利益。如果你只认这个是对的,其它的都不对,这就叫“是一非余,是为魔业”。如果我们“是一”,认为这个好、其它的也随心随力的去做,这就对了。
“是一”不要去“非余”,这是我们应该明白的。大家要注意啊,我们稍微走偏一点点,就在做与阿弥陀佛名号不相应的事,这是《华严经》里所讲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生净土
修学佛法从哪里入手?
对于修行人而言,修学佛法要从修学四念处入手。四念处中的“观受是苦”就是告诉我们,要想修行,首先要认识到,这个世间所有的感受都是苦受,当我们对苦有了认识之后,才具备修行的基
在家如何能坚持做定课?定课的三个诀窍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何能坚持做定课?有没有什么窍门帮我们坚持下去?坚持做定课有很多好处,长期坚持做定课,可以培养我们的专注力,从而引
什么是有净土?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题: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但有可能我们实际上没有。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呢?宏海法师:在《净土决疑论》里边,印祖讲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四料简”时,提到
佛弟子都会问的三十个问题
1、善士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法师答:那是你没有学好。学好了,家人欢喜得很!2、善士问:那怎样是学好?法师答:处处没有自己,处处理解、帮助别人。3、善士问:爱人因为我学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