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修行人而言,修学佛法要从修学四念处入手。四念处中的“观受是苦”就是告诉我们,要想修行,首先要认识到,这个世间所有的感受都是苦受,当我们对苦有了认识之后,才具备修行的基础。
有人问,这个世间到底有什么苦?佛陀告诉我们,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坏苦、行苦。人生之苦皆不出这三大类。
我们都是随顺过去的业力,来投生到这个世间的,所以业力即是苦因。当我们得到了这个人身,就会招感八苦以及无量诸苦,所以身体即是苦本。
有了这个身体,就会产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相爱的人无法长相厮守苦、憎恶的人却要冤家聚头苦、想要的东西却得不到苦、五阴身心不平衡苦。此外,还有夏天热、冬天冷等无量的苦恼。当然,对于这些苦难,我们都早已习以为常,也就感受不到这些痛苦了。
有些人并不赞同人世间只有苦受的说法,他们认为人生在世还有很多的快乐。如果我们用佛法的智慧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人世间所谓的快乐,无非是在满足欲望的快乐而已,但欲望并非真正的快乐,因为它要通过外境的刺激,让心理得到暂时满足,才能使自己感到快乐,而这种快乐的本质仍然是痛苦。
比如,我们肚子饿了,会想要吃饭,这时候,吃饭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但如果我们一直不停地吃,直到撑了还在继续吃,快乐就会渐渐转为痛苦。而世间的一切欲乐莫不如此,其最终都是痛苦。由于这种快乐会变坏,故称为“坏苦”。
即迁流变化所带来的痛苦。世间的一切都在无常地变化着,这是宇宙人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世人并不认同这种规律,他们向往永恒,希望自己的身体永远健康,容颜永葆青春,婚姻永远幸福,事业永远兴旺等等。
事实上,这世间根本没有一样东西能保持永恒不变,世事无常,美好的东西往往也只是昙花一现,转眼即逝。这种由现实与认知的差别所带来的痛苦,即是所谓的“行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不但佛教这样认为,中国古人也早就有了这样的智慧。比如“苦”字看上去是不是很像人的一张脸,其实,“苦”字就是根据人脸来造字的,所以,我们的这张脸就是在时刻提醒他人,人生是苦,早点觉悟。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本源法师
下一篇:如何从着相修行到离相修行?
如何分辨正法与邪法?辨别正邪的标准
现在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很多,如何分辨正法与邪法?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弘扬净土的书籍或者音像带确实特别多。总体来讲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
功课太多感觉太累了,想松口气该怎么办?
善信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自己功课太多了,感觉太累了,想松口气,该怎么办?觉火法师答:不是功课太多,应该调整的是自己过高的期望。试想一天的工作生活中,念佛修行的功课有几分?恐怕不
如何修行能达到一念不生,自性清净的境界?
问题:我们如何修才能达到“一念不生,自性清净。”的境界呢?圆涛法师:念头分两种:有念、无念。这两种都要教它不生才称之为一念不生。有念若生,落入常边,执著就是常见;无念若生,落入
怎么修观心法门?
观心法门应该怎么修?观心法门可以从两方面来修。我们都知道,心可以分为妄心和真心。《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两门”,一门是不生不灭的真如心,一门就是生灭的妄心。而妄心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