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湛,字处度,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东晋学者,道教思想家。官至中书侍郎、光禄勋。著有《列子注》和《养生要集》。《养生要集》保存和搜集了不少汉代养生资料,可惜原书早佚。日本《医心方》却大量引用了该书的内容,宋《太平御览》也有引用。张湛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当时流传的养生方法,目的在于普及养生之道。
资料图
养生之契:行“十二少” 除“十二多”
《养生要集》引《小有经》曰:“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妄乱,多想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火焦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伤生之本,无少无多者,几于真人也?
《神仙图》里的养生二十八禁忌
《养生要集》引《神仙图》曰:“禁无施精,寿命夭;禁无大食,百脉闭;禁无太息,精漏出;禁无久立,神倦极;禁无大温,消骨髓;禁无大饮,膀胱急;禁无久卧,精气斥;禁无大寒,伤肌肉;禁无久视,令目朦;禁无久语,舌估渴;禁无久坐,令气逆;禁无多眠,神放逸;禁无寒食,生病结;禁无出涕,令涩渍;禁无大喜,神越出;禁无远视,劳神气;禁无久听,聪明闭;禁无食生,害肠胃;禁无口敫呼,惊魂魄;禁无远行,劳筋骨;禁无久念,志恍惚;禁无酒醉,伤元气;禁无哭泣,神悲戚;禁无五味,伤肠胃;禁无久骑,伤筋络。二十八禁,天道忌。不避此忌,行道无益?”
掌握分寸是王道 “大食”导致“百脉闭”
这二十八禁忌,是说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包括思想、言语、行动都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分”。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当的,过分就不正常了,就会对人体带来损害,所以要禁忌“过头”、“过火”、“过分”的行为。可贵者,不是泛泛而论,对每一“过分”的言行,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都讲得具体而贴切,而且有的寓意深刻。如“禁无大食,百脉闭”,大食大喝,造成营养过剩,身体就会肥胖,血液中的胆固醇一类血脂浓度就会增高,以至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阻塞不通,而危及人的生命。就是“大食”所造成的“百脉闭”的恶果。所以要禁忌“大食”。这“二十八禁忌”不无道理,值得深入研究。
下一篇:实用日常养生法 冬季棉衣宜晚穿
略谈道教养性与养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
今日霜降,道家养生攻略大全!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逢每年公历的10月23-24日,从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即为“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
药王孙思邈说道教入静的五个层次和七个境界
《太清存神炼气铭》是药王孙思邈真人所撰写的道家养生经典《摄养枕中方》中的最后一篇。此篇经文意义非凡,能悟之人,浅可治身,养生祛病,深则得道成真,不可轻之。经文部首讲大道
“智者知养生也”,气在人不衰,跟古人学“养气十六诀”!
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意思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有防御疾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若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