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7日,圣地 道长欣然以其善长的隶书亲书了这篇重修记。成为仙茔重修后一件佳作和永久的纪念。可惜的是闵会长不幸因病于2004年1月3日仙逝。在此,我们表示深切的缅怀。
仁晸真人茔重修记:
嗣汉六十一代大真人仁晸公,字炳祥,号清严,生于清道光年间,同治元年袭爵嗣教。公秉性冲和,事亲至孝。值国运不济,事多民困,道书典籍,多有散落,乃专心于秘籍之收集疏理,并发慎终追远之忱,远省祖茔,重修宗谱。光绪二十九年升玄,诰赠光禄大夫。仁晸公藏蜕于龙虎山冈峦,萦纡翠黛掩映之马鞍,蔚然壮观。惜于动乱年茔兆被毁,壬午年清明,族人在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之后,咸以际遇太平,修文厚德,遂发起重修,得香港飞雁洞佛道社及住持刘松飞和台湾正一天师门下张智雄等诸道友鼎力资助(1),又蒙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及九江冯春生信士等支持,并获省建设厅核准。由族中长辈明熹、样南及吾弟继勤用心操持,于今年清明在原址动土重修,经百余日而竣成。原貌依然,景象一新。既重光龙虎山中一大人文景观,亦使我天师世家后裔及海内外道友可瞻礼前贤。仁晸公仙茔之重修虽只是重光历代数十座天师茔地之一,但后人得可以存意于尊道崇德,敬祖孝亲之忱,承扬我华夏人文精神。抚今追昔,感慨系之。铭曰:仙都相府,万法宗坛;嗣汉天师,奕世相传;祖功宗德,史志咏赞;龙虎福地,归根朝元;清静妙境,神游自然;欣逢盛世,道业乐观;群鹤翔舞,国泰民安。
天师裔孙 继禹撰文 玉溪道人闵智亭书丹
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五月彀旦立石。
(1)注: 捐献功德芳名:(香港飞雁洞)刘罗杰、邝海麟、黄罗兰、刘罗亨、丘罗瑶、陈崇铭、张霖章、李家延、简罗娟、陈文权、陈嘉丽、林罗莲、李德从、林文汇、尹崇坚、莫罗珍、林德强、谭罗英、李罗霞、李罗筠、邝汇珍、邝海峰、丘罗德、张东才、李章池、张崇耀、李章营、黄章惠;(台湾)高雄道德院众善信、李游坤、李文贵、蔡志清、邹庆荣、吴先生、刘桂英、张智雄、徐甘、张觉云、张正勋、吴文正、李丰懋、李隆懋、蓝好、洪永松、丁健灵、张伟进、林金连、刘心孺、张秀环、陈碧智。
下一篇:刘如银:畅谈中国道教文化
关于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御赐《金龙白璧》考
2009年2月23日下午16:04,在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凝真宫)出土:《金龙白璧》。(金龙<虚腹>:长11cm,高 7cm,重79克;白璧2块:各为长22.5cm,宽8cm,厚1cm,和长12.5cm,宽8cm,厚1cm。)御
登邹平白云山 感悟道教文化
近日,记者来到被誉为"泰山副岳"的邹平白云山,参观碧霞祠遗址,品阅年代久远的石碑,感受浓厚的道教文化。白云山位于邹平县临池镇境内,是长白山脉的 第二主峰。在海拔660多米处的
寻觅青城山建福宫的前世今生!
建福宫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相传此地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宫观始建于晋代,原址在青城天国山中,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奉敕迁于今
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道教文化对上饶的影响
宫观遍布苏浙赣闽皖鄂湘。据唐《六典》卷记载,唐朝全国宫观共1687所,上饶各地就有176所。撤地设市后,上饶市成立了道教协会。目前,上饶全市道教从业人员达29000多人,有注册道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