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的说明。文辞古雅,理论简洁,言中有秘,秘中有诀,非刻意追求,矢志参悟者不可得。昔解者多以优美而空洞的大道理形于笔墨,读之确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有所得,究其实际,则仅存空理而难具实用。
《道德经》学说,是从应用中发展起来的,绝非空洞哲理,而有其应用模式。若不如此,有失著者本意,焉不望洋兴叹!
余本天资鲁钝,欲拜当今道教界一位"真道"为师,承蒙不弃,收为门下弟子,跟其学习道学知识。经其指点,在前人基础上发现道传古法,言之凿凿,通过实验证明往往偶中,令人惊喜不已,且与《道德经》若何符契。因知《道德经》之文非普通之文,乃成功学巨著。大道无私,不敢隐秘,特将所知所悟写出以与知音共赏之。
《道德经》是顺性命之理立法,主要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描述世界,推演事物,揆度人心向背、事物聚散之理。搞清楚事物之本质,以至掌握事物存在的全过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是指导行为,去恶从善,发展壮大社会事业,绝非空谈玄理。学习《道德经》是用道学帮助自己,指挥自己,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实际上是靠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因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者,自己。天,乾为天,为首。即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故能吉利也。"道"的原意就是行走天下,需要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
黄帝学说主要内容有二:其一、黄帝发明创造了"奇门遁甲"之术;其二、黄帝创《归藏易》,以坤为首位。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首重坤柔,坤为地,万物莫不臧于中,坤以藏之,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为周朝史官世家,曾是管理周王室的藏书吏,所以学问渊深,对《归藏》八卦之类稔熟,东周王室内乱,老子辞官归隐。据历史记载和学者考证老子的思想便是受了《归藏》的启发。老子之"道"便是源自于《归藏》的"阴阳太极"理论。据不完全统计,《道德经》中有五十多处文字来源于《归藏》。老子是黄帝学说的集大成者,"奇门遁甲"之术与《归藏易》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淋淋尽致,老子发展了黄帝学说,老子自创了"养生术’’此三者即《道德经》全部内容。《道德经》分为两部分为:一、老子全生之道(内以养生延年,外以摄生驱患。);二、《归藏易》,分为三部分为:一、老子养生之道;二、摄生术("奇门遁甲"之术);三、《归藏易》
今以三部分内容分发为主,将《道德经》内容写出如下:
一、养神练形,健身长寿(老子养生之道)(一)天元大丹,清静修炼。(二)人元金丹,阴阳修炼。(三)地元神丹,铅砂烧炼。
二、摄生保命,趋吉避凶("奇门遁甲"之术)(一)用执大象,往而不害。(二)运用奇门,可无死地。(三)道立于一,抱一全生。
三、归藏之易,自天佑之(《归藏易》)
(一)立天之道,曰阳与阴。
(二)立地之道,曰刚与柔。
(三)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道学广大,拙于悟性,难得精微 ,不能系统写出,令人愧煞,滥竽成文,自知肤浅,难等大雅之堂,不怕贻笑大方,用以抛砖引玉,求教于高明。
下一篇:浅谈修道的小方法
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迫在眉睫
宗教古籍泛指1911年以前,内容与宗教有关,以各种文字书写或印刷的古籍。宗教古籍记录了各宗教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戒律规范、法事仪轨等等,是各宗教立教传教不可或缺的宝贵
春秋道人:关于道教太岁神的基本认识
祈福知识新春正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时候,因此很多人都会去不同的庙宇参神上香,祈福许愿,希望是年顺景,事事亨通。特别是犯太岁者,更需要恭请太岁阴阳符进行配带及服用,祈护一年
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道教文化对上饶的影响
宫观遍布苏浙赣闽皖鄂湘。据唐《六典》卷记载,唐朝全国宫观共1687所,上饶各地就有176所。撤地设市后,上饶市成立了道教协会。目前,上饶全市道教从业人员达29000多人,有注册道观2
关于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御赐《金龙白璧》考
2009年2月23日下午16:04,在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括苍洞(凝真宫)出土:《金龙白璧》。(金龙<虚腹>:长11cm,高 7cm,重79克;白璧2块:各为长22.5cm,宽8cm,厚1cm,和长12.5cm,宽8cm,厚1cm。)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