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己"就是把保全生命最为根本,道教认为外物既可以养生,又可以伤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在于正确地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圣人重生轻物,"以物养性(生命)",对于外物"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因之能够"全其天(生命)"。富贵之人多为外物所惑,重物轻生,"以性养物",对物质享受贪求不已,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伤生亡国,其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子 》中"知之修炼,谓之圣人"的圣人。因而圣人修炼必先修己筑基,即当改造主观意识不为外诱所惑,所以圣人重内修己、外修己的统一,求实用,去其虚华等外诱。
《吕氏春秋.孟春》曰:"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喑,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比如好听的声音,耳朵听了一定会满足,但是如果听了会使人聋,就肯定不去听了。比如美色,眼睛看了一定会满足,但是如果看了会使人瞎,就肯定不去看了。比如美味,吃了一定会满足,但是吃了之后会使人哑,就肯定不去吃了。所以圣人对声、色、滋味,对性情有利的话就去取之,对性情有害的话就舍弃,这是保全性情的方法。世界上富贵的人,对于声、色、滋味,大多会很迷惑。日夜不间断的追求,一旦有幸得到后就放纵自己不能自禁。放纵自己不能自禁,生命怎么能不受到伤害呢?
《道德经》第十九章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弃偏离"道"只突出少数人的"圣"、"智",民众获利百倍;绝弃偏离"道"被少数人用来谋取私利工具的"仁"、"义",民众才能回归正真的"孝慈";绝弃偏离"道"的"巧"、"利",不推崇那些刺激人们产生不切实际的暴富思想和行为,人们就不会去偷抢犯罪。以上三者成条文,还不足以解决问题,所以还要寻求可靠地归属,这个归属就是"道",减少学习蝇营狗苟之术,少私寡欲,以实实在在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抱定目标。
《吕氏春秋.贵公》曰:"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人在年轻时幼稚无知,长大后聪明。 但是如果聪明却重私利,那还不如蒙昧而主持公道。整日沉湎饮酒却要整饬其装束,务求私利却想做到公正,贪求残暴而想成就王也,那就是顺也做不到的。贵己应该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不能偏离"道"。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贵?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声与生命谁与你更贴近?生命与财货哪个对你更重要?得到名声和财货与丧失生命,哪一个是大害呢?所以过分追逐名声必耗费太多的精力;过多地贪贮财货,招致身亡的危险性越大。名声、财货皆为生存之物,不可没有,但应取之有道,得之有理,享之有量,不可过分贪求。知足者不会遭辱身之祸,适可而止,不会遭灭身之灾,不会危险加身,可以平安无事,寿益天年。
《吕氏春秋.重己》曰:"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现在,我的生命归我所有,给我带来的好处也很多。从贵贱方面来说,即使地位高到天子,也不能够和它相比;从轻重方面来说,即使富裕到拥有天下,也不能和它交换;从安危方面来说,一旦有一天失去了它,就一生再也不能得到。这三个方面,是有道行的人小心的方面。有虽然小心但反而损害了它的人,这是没有领悟人性与生命的情理。不领悟人性、生命的情理,小心它又有什么用?贵己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就应该领悟人性、生命的情理,因为道是顺性命之理立法。
结束
《道德经》是顺性命之理立法,主要用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描述世界,推演事物,揆度人心向背、事物聚散之理。搞清楚事物之本质,以至掌握事物存在的全过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是指导行为,去恶从善,发展壮大社会事业,绝非空谈玄理。学习《道德经》是用道学帮助自己,指挥自己,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实际上是靠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因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者,自己。天,乾为天,为首。即用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故能吉利也。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请善待生命(当然动植物生命也不例外),回归到道本来的面目!自愧读书不多,悟所不及,所写所悟皆个人私自揣摩,不代表宗教立场,切盼三清弟子、十方信众及读者大众有以教我,不甚是幸!
下一篇:道教上古相术揭秘
天蓬元帅形象考证 天蓬和天猷的区别
关于天蓬元帅的形象,众说纷纭,我对天蓬元帅最初的兴趣,是因为《西游记》中对天蓬元帅形象的丑化,我身为道士,自然愤慨,继而寻找天蓬元帅的形象,又因我是上清地司法脉,所以与天蓬法
武当山仙境问道 太极湖泛舟养生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湖是一片承载山与水浪漫对话的净土。腾讯旅游在2010年末组织免费游武当山-太极湖活动,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达人来到这个历史与现代交错的地方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元末明初,文井西河岸(马桑溪岸)掘有一口井,古井周围多为文姓家族集居,故将此井取名为文井。明末清初时,在文姓家族聚居地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小场,遂称为文井场。文井镇以场为镇、因
中国道教宫观建筑的经典之作
复建的武当山玉虚宫建筑是由大量物质堆砌、雕琢、组合而成的形体,是一种造型艺术。玉虚宫无论从整体组合,还是单体设计,都因以典型的明代官式艺术风格而为世人所认知。玉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