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宗教之一,由东汉 (456—536),有"山中丞相"之称,他阐述了道教种种理论,建立道教的神谱。还搜罗了我国古代种种有关健身养气的资料,把"寿考之规"、"长龄之术"与老子、庄子以来淡泊自然、宁拙抱一的人生哲学结合在一起,系统地结合为"养性延命"理论,著有《养性延命录》一书,建立了道教养气长生理论。他还有《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在《杂录》中说:"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是说汉代道人丹丘子、黄山君服了茶后才得道成仙的。道教推崇茶,在《神异论》里还有这样一则故事:"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日: ‘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馀,允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人山,获大茗焉。" 《宋录》云: "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日: ‘此甘露也,何言茶茗?’"相传南朝道教奠基人陆修静曾"话茶吟诗"通霄达旦。凡此种种,道教名士钟情于茶,为茶著书立说,向人推荐,大茗,以茶招待来客,是将茶作为养生之道而竭力宣传、美化的。因此,有很大的诱惑力。这对饮茶的广泛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道德经》版本、译本源流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元末明初,文井西河岸(马桑溪岸)掘有一口井,古井周围多为文姓家族集居,故将此井取名为文井。明末清初时,在文姓家族聚居地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小场,遂称为文井场。文井镇以场为镇、因
从余杭龙泉观看道教的兴衰
题余杭县龙泉观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中路见山远,上方行石多。天晴花气漫,地暖鸟音和。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这是唐代中晚期诗人张祜游余杭龙泉观的时候写的一首诗,那么,龙
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迫在眉睫
宗教古籍泛指1911年以前,内容与宗教有关,以各种文字书写或印刷的古籍。宗教古籍记录了各宗教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戒律规范、法事仪轨等等,是各宗教立教传教不可或缺的宝贵
[成都]《道教从这里走出》
这首旋律悠扬的乐曲是青城山道士张孔山的古琴曲《流水》,1977年被选作东方古典音乐的代表,和西方贝多芬的交响曲等世界名曲一起,装在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里,作为地球上人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