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道经,六种斋是:
1.上清斋,有二法:
①绝群独宴,静气遗形,清坛肃侣,依太真仪格。
②心斋。
2.灵宝斋,有六法:
①金箓斋,救度国王。
②黄箓斋,救世祖宗。
③明真斋,忏悔九幽。
④三元斋,首谢违犯科戒。
⑤八节斋,忏洗宿新之过。
⑥自然斋,为百姓祈福。
3.洞神斋,精简为上,绝尘期灵。
4.太一斋,以恭肃为首。
5.指教斋,以清素为贵。
6.涂炭斋,以勤苦为功。
十二斋是:
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
玉箓斋,正为人民。
黄箓斋,拯拔地狱罪根,开度九幽七祖。
上清斋,求仙念真,炼形隐景。
明真斋,学士自拔亿曾万祖长夜之魂。
指教斋,请福谢罪,禳灾救疾。
涂炭斋,拔罪谢殃,请福度命。
三元斋,学士己身悔罪。
八节斋,学士谢过求仙。
三皇子午斋,辅助帝王,保安国界。
靖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
自然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时节。
下一篇:返回列表
道教戒律中的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是什么意思?
早期道教已经创制出戒律,以规范道民的行为。陆修静认为学道当以戒律为先,道士如不受《老君一百八十戒》,其身无德无行,则非合格的道士。他提倡学道之人,应该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
正一派授箓道士心印秘密大公开(全)
(一)这是平板上画的,不太好看,但大概也就这样子了,有细微差异处无视便好。《正一派授箓心印的千古之秘(下):炼将》昨天没有发出去,可见传法机缘未至,而元辰心印在《天坛玉格》上有载,
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精至修鍊,当福及七租,庆流一门
初真十戒是道教入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它要求教徒“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谨按虚皇天尊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独
道教“教祖”是谁
道教教祖,张道陵(约公元34-156年)沛国人(今江苏丰县)。据载,张道陵曾任东汉的江州令,终觉无益于年寿性命,于是弃官归隐,修炼长生之道。在繁阳山他得到了《黄帝九鼎神丹经》。后又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