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教祖,张道陵(约公元34-156年)沛国人(今江苏丰县)。据载,张道陵曾任东汉的江州令,终觉无益于年寿性命,于是弃官归隐,修炼长生之道。在繁阳山他得到了《黄帝九鼎神丹经》。后又率弟子赴云锦山(今江西龙虎山)修炼,三年丹成,龙虎齐现。他预知天命将移,遂又率弟子赴民风淳朴、巫风盛行的四川传道。至蜀后,巫术之士常来破坏坛场,后张道陵在一次次的斗法中,降龙伏虎,终于与东汉顺帝时(公元125-144年)创立正一盟威道(亦称天师道)。
道教“教祖”张道陵(资料图)
张道陵亲著《老子想尔注》阐明教义,并另著道书二十四篇,作为教徒的行动纲领。之后,张道陵将数万信徒分为二十四治,并下设“祭酒”等职,分管各地。
据陆修静《道门科律》说:“五斗米道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万通,诛符伐庙,杀鬼生人,荡涤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复有淫邪之鬼。罢诸禁心(指罢除个人的私欲),请约治民(指廉政为民),神不饮食(即不用铺张浪费,以供神灵),师不受钱(指不能受贿)。使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
由此可见,道教“教祖”张道陵天师所创立的天师道是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礼教,而且极大地稳定了一方的局势,缓解了政治与民众的矛盾。
张天师在123岁时与他的两位得意弟子王长、赵升三人白日冲天而去。后世学者尊张天师为道教创教“教祖”,降魔护道天尊。
道教“教祖” 张天师诞辰为农历的正月十五日。
下一篇:返回列表
道教天心正法传度仪的七个程序
道教仪式中“传度仪”的出现,是重视师传的重要体现。以天心正法的传度仪式为例,分为七个程序:其一,传法弟子投状恳请传与正法;其二,传法弟子投状求保举师;其三,传法弟子向法师奉上
为何天师派采用清微字辈并号“清微正宗”
众所周知如今龙虎山天师府的传度字辈是“高宏鼎大罗”,而很多人以为这是祖天师传承下来的字辈,殊不知在白云观馆藏的《诸真宗派总谱》三十一条中明确记载“龙虎山正乙门下天
此类道号不可自取,须经上表奏告神真!
道士的称谓,有些是习惯性和礼仪性的,如称道长、大师等;有些则是职司性和身份性的,如方丈、监院、三洞法师等。按照道教的传统,称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神前上表奏章疏、祈请祷
道教卧斗是什么意思
步罡踏斗里的“斗”指北斗七星系统。在《道藏》中,把步罡踏斗区分开来,单独只讲斗法的,主要在《金锁流珠》和《道法会元》,在对禹步的继承和因循过程里,又发展出了许多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