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念珠无论作为一种宗教修持的法器,还是作为追求时尚的人们的一种装饰品,都非常流行。
念珠(也称数珠)在各个宗教的修持上基本都有用到。念珠作为道教的法器,有其特殊的宗教意义。不论是念诵圣号、炼气习定,还是驱邪伏魔,念珠都是非常殊胜的法器。
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称之为“流珠”。
《太上三元流珠经》曰:“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
又《太玄金锁流珠引》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
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
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道教戒律中的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是什么意思?
早期道教已经创制出戒律,以规范道民的行为。陆修静认为学道当以戒律为先,道士如不受《老君一百八十戒》,其身无德无行,则非合格的道士。他提倡学道之人,应该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
道教五供养之果供养
日常祈祷神明,称之为供养。所谓供养,是道教独有的仪轨、仪式。最基本的供养是五供养(香、花、灯、水、果),还有十供养等。供,是奉献、给予的意思;养,是护持,扶助的意思。供养者,以下
“持斋”并非吃素这么简单!道教的斋法有哪些?
斋戒源自中华,我们在读道教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开经“凡诵经者,切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炁,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谈接语,务在端肃。念念无违,随愿祷祝,自然感应,
道士与鬼神需要遵守哪些律法
道教的律法与世俗的律法不同,世俗律法规范的对象是所有的民众,而道教律法约束的对象则是道士与鬼神。刑罚对象从这些律文中可以看出,如果神灵不能尽自己的职责,或玩忽职守,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