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祈祷神明,称之为供养。所谓供养,是道教独有的仪轨、仪式。最基本的供养是五供养(香、花、灯、水、果),还有十供养等。供,是奉献、给予的意思;养,是护持,扶助的意思。供养者,以下奉上,为报洪恩,示不忘本。因而,香、花、灯、水、果的精勤侍奉,必能在云台观感应如响,并获大福佑,得大功德。当然,云台观的五供或五献,亦暗合五行,并揭示天地造化及万物相生相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
仙凡沟通,腾空供养。香烟缭绕结成云篆,可以上达天庭,奏表敬香者的悃诚之意,不仅可以通三界还可以上达九霄,到达三十六天万圣大罗天,到达千真紫府仙,虚空帝座,一切地方。只要在香炉中焚香,所有仙真祖师都可以明察到。所以,在云台观敬香、燃香、烧香,必功圆德满。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云台观醮坛设立侍香职事,专门管理烧香事务。高功法师点香、捧香、插香,有不同的口诀、手印、祈文等的配合。可以说,和烧香链接起来的相关环节,是网状、立体、全息,并涉及眼耳鼻舌身意的一整套仪轨。甚至,烟香的飘向和神之间的联系,在一炷香的象蕴里也有着相应的提示。
赐福消灾,同赖善功。在云台观烧香,是为急务,随意所陈,唯使精专,必获灵感。因而,常为神明供香,能身心安泰,大获福报。《正一威仪经》载,神道无形,寄香气宣通。凡诸读经行道,斋戒礼诵,讲说祈告,皆先行香三周,然后列辞。上界天香,千名万号,不焚自熏,迎风随云,周徧十方。下界凡境,任世有无,众事之中,唯此难阙。
转自: 行雲師兄 云台山道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传说
“重阳”也叫“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谓之“重阳”,且九为阳之至尊,数之极致,是驱邪荡秽、扶阳固本、九转祈愿的重要时节。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
道教高功演法时,袖子为何朝外甩?
道教法衣上的水袖,源自于清代以前汉族服装里的“中衣”。中衣,从形制来讲属于“直裰”系列,其袖长随身,故而可以在法衣外面还伸出一节;从“礼”的角度来说,长长的袖子用于遮掩自
经文、符咒中的“敕令”是什么意思?
道教经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师行仪中,经常出现“敕令”的字样。那么,“敕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敕令:chì lìng,也写作"勅令"、"敕谕"、"法旨"。词典上的解释是指帝王所发
好日子为何叫“黄道吉日”?与十二天神有关
中国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叁者皆备,才能成其大事。从古至今,凡是遇到祭祀、婚嫁、开张、修房建屋等大事,人们都要挑个〝黄道吉日〞,祈求趋吉避凶,顺利完成。古籍记载〝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