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古今中外有关因果的各种理论学说,唯有佛教的因果观才能洞彻宇宙万有的实相。
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託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又生他果,如是展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所以,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所以,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因果的相状,有如蛛网,错综複杂。欲瞭解因果的脉络,我们必须从因缘的四个方面来著手:
因缘不是知识上的问题,不是靠研究讨论就能知道的,因缘的真理是要靠自己在事理上修行,在心境中证悟,才能体会出来的。这种经由真实的修行、了悟而体会的因缘,是「有因缘」,在这种因缘法裡,你我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这就是懂得因缘。如果只是滞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表现在空洞的言语中,那就是「无因缘」,是缘木求鱼了。
因缘,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就是恶的因缘。「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一个人若不能明白生灭的终极究竟道理,对因缘只是肤浅的认知,就很容易随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随波逐流,陷溺在黑暗的、恶性的因缘裡无法自拔;反过来说,如果道心坚定,信念不变,那么,所成就的因缘就会是光明的,所得的果报就是良善的。
因缘,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外在的因缘是一般因缘,内在的因缘是价值因缘。外在的因缘就好像在同一块田地,播下不同的种子,收成就不一样,这个种子就是价值因缘。又如:一样的父母,养出不一样的儿女;一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程度也各有不同。外在的一般因缘,如父母、老师,可能相同,但内在的价值因缘,如资质、心力,却是各有千秋。所以说:因缘有内外,外缘虽然具足,而内因不同,果报自然有异。
因缘有正、邪,有的人生病了,知道是身心失调,接受对症下药的医疗,病自然痊癒,这是「正因缘」;有的人生病了,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为是神明的惩罚,到处求神问卜,画符、吃香灰,结果病情反而加重,这就是「邪因缘」。很多事情的顺利或不顺利,障碍困难的多或少,有时导因于对因缘的认识不够正确。所以,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因缘,才能趋正避邪,才有好的果报。
摘自:星云大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因果》
佛教的因果观
综观古今中外有关因果的各种理论学说,唯有佛教的因果观才能洞彻宇宙万有的实相。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託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
与数字有关的佛教名相
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在佛教经典中,有以法数为核心,再加以解说法数的意义者,例如《增一阿含经》、《本事经》、《法集名数经》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
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
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日地点:台北父纪念馆听众:法师、居士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这个题目不
佛教的教理
一、‘空’的意义是什么?‘空’,是佛教重要的教义,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般若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义;世间诸法皆因缘所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