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
欧阳修幡然醒悟
编辑:147小编时间:2022-12-01

 

欧阳修是北宋年间的一个政治家,也就是江西吉安人,四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小时候是非常贫寒的,但是勤奋好学,没有钱买笔,就用那个芦苇杆子在沙滩上练字,最后考取进士。他很小的时候就对韩愈很崇拜,他读《昌黎文集》那是读得很熟,所以他的文风都有点韩愈的特点。

欧阳修文章也作得非常好,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是他不仅是作文风格追随,在思想理念上他也同样地追随,他也就是辟佛,他写了一个论叫《本论》,他认为佛法是为中国患,就是危害中国已经千余年了,那世间上有力量,有见识的人,都想把这个佛教给排挤,但是刚一排挤它又复兴了,很难扑灭反而越来越炽盛,那怎么办呢?他想了个办法,他也认为佛就是夷狄,佛为夷狄之人,离中国很远。

这个有佛的时代已经很久了。在夏商周,尧舜三代之际,佛教没有到中国来,是由于先王之道昌明,礼仪之教遍满天下,所以那个时候中国的王政、王道很好的时候,佛教就没办法进来了。等到夏商周之后,三代衰,先王之道缺乏礼崩乐坏以后,佛教才流到中国,所以说佛教它为害中国就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礼义文化、先王之道有缺乏所导致的,所以现在就要使政治清明,礼义文化畅达,佛教就没有办法进来了,他是这么一个思想,所以他也是要辟佛的,欧阳修。

但是这个人晚年很有意思,也转化了。欧阳修文章作得很好,但是仕途也坎坷常常遭贬,他就开始跟这些禅师来往,通过跟禅师来往,他对佛教就产生了信心了,所以晚年他称为“六一居士”。临终的时候,他就给他的子弟,家里的人有过一个一生的总结,说我一生是以文章名当世,但是一直都在诋毁佛教,现在到了衰残之年了,到了晚年才闻到佛教的奥义,就有一点信心了,本来想开始研究修行,但是生命就快到了,所以他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这么一个忏悔,就鼓励他的家里的子孙,汝等要勉旃,不要像我一样地犯这个错误,毋蹈后悔,所以他这一念的忏悔,对佛教产生了信心,他临终的时候是诵《华严经》走的,他诵《华严经》诵到第八卷的时候,肃然而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阳修幡然改悔,还得到了佛法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