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善”是指身口意三业的善法而言。“根”,有能生的义。《十住毗婆沙论》云:“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皆从此三生。”可见,善根是以无贪、无嗔、无痴为体的。
具体来说,善根有三种。
一、不贪善根。对于五欲之境,不贪不着,不爱不乐。
二、不嗔善根。对于一切众生不生嗔恚,不损恼众生。
三、不痴善根。对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无罪法;知应修法,知不应修法。
摘自:学习《净 行 品》三十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下一篇: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佛教讲忍辱法门有五个层次:一、生忍。当辱境到来时,既无法回避,也不能抵抗,只好让自己强忍过去,这种忍耐往往让人心如刀绞,痛苦万分,故称“生忍”。二、力忍。古人云:“小不忍则乱
还愿一定要回许愿的地方吗?
在佛前发起一个心愿,并且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护佑,这和吹灭生日蜡烛许个愿,或是在一般民间信仰的神明面前许个愿不一样。“许愿”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佛菩萨,想象靠冥冥之中的神
佛教皈依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问:我的朋友已皈依三宝,成为佛教徒,但是仍追逐世间物质享用,也没有守五戒,这样皈依有何作用呢?皈依代表的意义又是什么?答:皈依是为了学习佛法,以佛为学习的榜样,经由菩萨道的修行来
菩萨为什么要随顺众生
经文:“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因为这种佛心就像大海里面的水一样广博,一切众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