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也是佛教的‘法器’之一,‘板’是报时报事的工具。‘板’为木料所制成;其量度大小,一般来说:板纵一尺一寸、横一尺八寸、厚约二寸,上方切除两角。在板面上,大都写有‘谨白大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各宜醒觉,慎勿放逸’等偈语。板的上边中央,贯以绳环,以便悬挂。下边也穿两个小孔,贯以绳索,把持敲击,以免摇动。
‘板’也有用铜铁做的,所以‘板’也可以写做‘钣’字。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之云板也’。三才图会云:‘云板,即今之更点击钲。……’
在从前的大丛林、大寺院里,各殿堂库寮,都有悬挂的大大小小的‘板’。举例来说:‘库司’前所悬挂的‘板’,叫做‘大板’,因为比其他殿堂的‘板’较大。‘方丈’前可所悬挂者,叫做‘方丈板’。‘众寮’前所悬挂者,叫做‘外板’。‘众寮’内所悬挂者,叫做‘内板’。‘半钟’之下所悬挂者,叫做‘钟板’。此外还有‘首座板、照堂板、客板、坐禅板、斋板、巡火板、火板、报廊板(巡廊板)……’等等。
各处敲‘板’,都有它‘饮食起居、行道办事、规矩礼法’上的某一警示(提示)作用。洞上伽蓝杂记略云:‘禅堂内外、及方丈库院,处处悬挂大板小板。随时依事,或击一下、二下三下,乃至长击,用以报众。诸清规中,有其定则。’(由日文译)
至如‘板’的造形,我国禅林各大宗派,也都各各不同。现在把它的图案介绍于下页,以供参考。
几十年来,世局变乱,人事全非;道场颓荒,僧伽星散。台湾寺院,格局轻简,住众寥寥。以上所说那些风范‘板’法,早已不复见闻。后继无人,法门衰败;抚今追昔,良可慨也!
下一篇:铃铎是什么?佛教乐器铃铎介绍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净瓶
净瓶(梵名kalasa),指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用以容水的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在《敕修百丈清规》<办道具>中说:“净瓶,梵语捃稚迦,此云瓶。”《释氏要
无声息的歌唱之蒲团
说起我来,人们对我一定不会感到生疏。因为,我并不一定要到清淨庄严的佛寺中才能见到,同时我也不是佛教中专有的东西。在中国,无论大家小户和贫富贵贱的人家,都有我的存生,而我也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华鬘的介绍
华鬘(梵suma-mala),用华作成之鬘。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玄应音义》卷一云:“顶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中略)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华,行列结之,以
佛教法器钵、鐼子、钵支的介绍
钵是什么?‘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略称,义译应该叫做‘应法器’、或是‘应量器’。国人也有称它为‘钵盂’的,这是华(盂)梵(钵)兼用的称呼。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