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在南传巴利文陶师经和北传中阿含鞞婆陵耆经,讲述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陶师,名字叫难提波罗,住在鞞婆陵耆村。那个时代非常遥远,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来到我们这个世界,还是
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洽愉悦,从无怨怼之情。到了晚
话不投机的达摩与梁武帝
达摩见到了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当中修了很多的寺庙,剃度了很多的僧人,抄写了很多的经书,有什么样的功德了呢?”梁武帝这个时候肯定是想让达摩夸奖一下自己,如果是一个阿
十个孩子九个残,洗心革面“治”好残疾
《迁善录》公案:我们来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引用《迁善录》中的一则公案故事: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士大夫叫蒋瑗,他生了十个孩子。然而这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个跛脚、一个手脚
如见文殊,但睹老人
佛菩萨不违大悲愿力,来娑婆世界游化众生,让我们众生偶然能够碰到、见到。但为什么说“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见了跟没见一样,碰到了跟没碰到一样“蹉过”呢?下面就举例子:即使是见
月船禅师:钱,是丑陋的。心,是清净的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决不动笔,对于这种作风,社会人士经常有微词。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
韦陀菩萨被赶出九华山的缘由
在宋代有一则民间流传的故事:一位秀才的母亲到地藏菩萨前许愿,没想到竟然心想事成,儿子高中了状元。但是这位状元郎却并不信佛,而且鬼心眼特别多,他得知母亲要带他来九华还愿,便
给孤独长者初见佛陀的故事
我听说是这样子: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郊的寒林丘冢间。当时给孤独长者有事情来到王舍城里,住在某长者的家里。晚上看到某长者吩咐他的妻子、仆人、工人说:“你们都起来,早点劈柴
一代隐士奇才“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净土缘
杜牧《江南春》中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陶弘景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出生于宋孝武孝建三年(456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跨越了南朝宋、齐、梁三朝
北宋高官杨杰居士往生极乐世界的故事
净土宗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论著——《净土十疑论》,此论有个序是杨杰居士所著。他是北宋时代安徽人,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杨杰居士做过高官,参禅有悟,对净土又有信心,所以对当时的文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
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他悲悯我等众生才到这里来示现,观机逗教。他是生活在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当时北宋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之后,当时杭州钱王还拥有着江浙一带,赵匡胤雄才大略,当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三车和尚的故事
窥基大师为什么被叫做三车和尚?窥基大师被叫做“三车和尚”是因为其出家时带着一车美女、一车美酒、一车财宝。窥基大师“三车和尚”的故事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路过
高僧求观音,一夜换头学会中国话
南朝刘宋时到中国来的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罗,他就是靠“换脑袋”来学中国话的,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对,不出你所料,这又是一个浑身散发传奇色彩的和尚,毕竟,但凡高僧,他怎么可能只会念
阿阇世王与提婆达多的故事
摩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的王子叫阿阇世,他出生时有过一段奇特因缘。频婆娑罗王的夫人韦提希生下王子后,请相师观相,相师说此子将有杀父祸行。频婆娑罗王十分惊恐,就在婴儿出
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
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什么出家?李叔同出家的深层原因
对历史上的高僧,人们关注的是他们的佛学修为,但对弘一法师,人们更关注他出家的动因。破产说、遁世说、幻灭说、政界失意说,不一而足。而事实上,这些解释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因素,背
玄奘法师生命最后的日子是这样度过的
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的历史记载中,玄奘法师对译场的助手和弟子们这样说:“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在玄奘法师的一生中
东林画传: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出生书香 聪颖博学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等
佛陀自述延迟了六年才成道的因缘
佛陀虽已成佛,但在示现人间的过程中,也曾碰到九种困难让他困扰。当佛陀还是太子时,为了修行,离开皇宫,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这些都只不过是现八种相于人间,用以引导弟子如法修
佛印禅师给苏东坡指点真正“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苏小妹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测算以后,就一直在想,算命的说的对呀,如果再不叫家兄苏东坡把已故的先人换葬个有风水的墓地,她和家兄由于祖坟的影响,就一生不能结婚、嫁娶,得独
僧格崇高
当时有两个大王,赵王、燕王,就是皇帝的儿子,属于藩王,分封到外地,赵王就是在河北一带,燕王就是在现在北京一代,原来叫幽州,这两位大王都是对赵州禅师非常恭敬,护法、执弟子礼的,所以
王痴头念佛
宋代有一个道士,叫王痴头,极端地愚笨,他早年就是到处流浪,父母去世之后,生活不能自理,就流浪失所,有时候就住在那个破庙里面,人家有时候给他钱,他都数不清这个钱多少。那有一个道士
严首座转世王十朋
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有一个中方广寺,在它旁边有一条溪流,瀑布。他就在中方广寺是一个首座,法名叫处严,字伯威,又叫王十朋。他在宋朝高宗的时候应试第一名,就是状元,叫王状元。王
龙宫取经的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译龙猛、龙胜,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龙树菩萨是大乘佛学的创始人,中观派的奠基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
无闻聪禅师的开悟过程
我们看很多大禅师,他们开悟的过程那是非常地历尽千辛万苦啊。这里举一位禅师,谈他开悟的过程。无闻聪禅师,他在开悟之后开堂接众,一个普说里面谈自己的过程。说自己,叫山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