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位老和尚在天宁寺十四岁就站在凳子上敲大鱼,还是个小沙弥呢!十六岁当维那,就好像古时甘罗十二岁就被秦王封为上卿一样。
普通来说,起码要到二十三、四岁,甚至到三十岁才能当维那,因为那时候的内地丛林,都是千人以上的僧众,是文武英雄豪杰聚会之处,能当个维那确乎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位冶开老和尚才青少年就能在天宁寺当维那,由维那一步一步上进,最后做到大和尚,可说他本身的善根福德因缘很具足。
他青年的时候就开悟,怎样开悟的呢?
内地丛林每半月放香一次,所谓放香就是禅堂里参禅的课程暂停,让你洗澡、洗衣服;因为平时没有洗澡,也没有时间洗衣服。
有一次放香的时候,他就先去净身,那是大的澡堂,几百人、上千人都是用那一个大澡堂轮流洗澡。碰巧有两位老修行也进去,他们一面洗就一面谈话,其中一位说:这次的禅七参得不错!另一位讲:是啊!功夫很相应,这个七的包子钱有得付了。
所谓功夫相应是怎样呢?心里没有憎爱烦恼了,整个人清净解脱;就是五欲现前也不会动心起念,甚至五欲在怀抱中,也等于铁人抱石一样,那种身心之爽快不是世俗五欲之乐所能比的,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时冶开老和尚不过是个青年,听到这两位老修行这么讲,他心里非常惭愧:人家功夫得到相应了,而我怎么用功就是用不好?于是就发愤用功,洗完澡忙忙地就出来,衣服也不洗了,回到禅堂,盘起腿子就开始参。
内地丛林因为人多,所以放香是放一整天的,大众也分班洗澡,从早上洗到晚上,洗澡后再洗衣服。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大家就各自精进——到念佛堂念佛,或到禅堂参禅。
冶开老和尚一发愤,从早上一坐就坐到晚上,中午打叫香也听不到,坐好几个钟头却感觉才坐一会儿,很快功夫就得到相应。
禅宗就有这样,大家禅和子坐下来谈谈:今天这个包子钱哪个付?就是讲哪个把黑漆桶打破,认识娘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只要有一个人得到相应,包子钱就由他付。否则这个帐没人付,那怎么了?以后要披毛戴角还啊!有这些警策啦!
禅宗所谓“老僧打一坐,能消万石粮”。功夫相应,万石粮都能消,何况一个七的包子钱?“功夫相应吃金易化,散心未了滴水难消。”
下一篇:良价禅师的往生故事
袁了凡逆天改命的故事
现在人们常说的命运,指的是一个人的宿命和运气;而按照古代命理学上来说,命和运是不同的,命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先天所赋的本性,是没法改变的。古代人信奉命是人一生之所归,人
崇裕禅师胁不沾席三十年的故事
想要了解祖师们的修行力max,莫过于读高僧传记了。以前一直在说讲述唐宋时期禅师们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元末明初的禅师的故事。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崇裕禅师。崇裕禅
善星比丘与马祖道一禅师的公案
《往生论注》:“或有值佛而不免三途。善星,提婆达多,居迦离等是也。"《大智度论》:“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堕地狱者,如提婆达、俱迦利、诃多释子等。三不善法覆心故堕地狱。”
须达拏太子的伟大布施心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曾有一世,他是叶波国涩波王的太子,名叫须达拏。叶波国非常富强。须达拏太子性情仁慈善良,广修布施。有一次,他请求父王,把国库里的一部分金银,拿出来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