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 ”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 “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 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 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 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又叫金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 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 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 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 (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 )、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 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 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 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还有正一道(张道陵)、全真南宗(吕纯阳)、全真北宗(王重 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 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
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全真龙门派、全真华山派、全真金山派、全真嵛山派、全真南无派、武当三丰派、武当玄武派、正一天师道、正一清微派、正一茅山教、正一净明道、闾山教等等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
一、全真派建立有传戒和 丛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其教以“三教圆 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 ”;其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 “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 谓之“全真”。
二、正一派道士一般居家修行,正一派道士主要以符籙斋醮,祈福禳灾、超度亡灵为主要宗教活动的道派 。
下一篇:道教清微派介绍
丹鼎派
丹鼎派又称"金丹道教",是道教中重要的支派之一。丹鼎派是对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发展而来。丹鼎派早期理论著作《周易参同契
全真龙门派百字辈谱系及其浅解
全真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也是最兴盛的一个支派,由龙门派开派祖师邱处机所创,因邱祖曾隐修陇州龙门山(今宝鸡市陇县龙门洞),故取名“龙门”。陇县龙门洞便是龙门派祖庭所在。龙
楼观道
楼观道亦称楼观派。南北朝至隋唐间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道派。该派的创始人为谁,现已难于稽考。《楼观本起传》称,该派由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所创,历秦至汉,传承不绝。此说自然
天师道
天师道由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并著写《老子想尔注》,为后期道教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又由其孙张鲁改革教团,待曹操拜其为镇南将军后,道教开始向北方传播。张道陵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