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礼部设道录司管理道教。道录司道官有左右正一、至灵、演法、玄义。最近读书,看到了明初国子祭酒宋讷为明太祖拟的道官敕文:
左正一
道不可名,而能从道,庶于道学得正一焉。非久于从道为事者,何能见推于时也?具官某僻居灵境,真一得传,远世务之纷华,守物外之清净。虑世周遍,炼事老成,用擢正一之官,以掌道徒之教。务要详推所学,不阿不偏,普化道流,咸知大戒。则于学道,亦有光辉。惟懋乃衷,毋忘朕训。
右正一
教有正一之名,官有正一之职,非素登真者,不能膺是任也。具官某斋以洁己,法以炼形,有守有为,不凡不俗,久居清净之教,深得裁制之宜。选众见推,乃授是位。宜悉心力,以化道侣。务使学道之徒咸能归一,而无道外之失,则予一人汝嘉。
左至灵
惟道有灵,惟灵有至。至灵之道,远近可通。事本于道书,名称于官职。具官某身心顺理,踪迹远尘,久著名于三洞道科,方膺选于一时公议。尚期推学于己,施化于人。俾无出道之迷,以着守道之效。则于掌教之职,亦有辉焉。尔其勉之,勿替厥服。
右至灵
至道之灵于天下也,非一日矣。太一之灵,何异于真一之灵焉。学道者能尽至一之心,则知至灵之理。取以命官,厥有由焉。具官某清净为师,太和为友,保身有自然之戒,处事多不惑之方。远访近推,爰命是职。尤宜审厥道侣,各进所学,无为长往之谋,笃守至灵之教。用率其职,时惟懋哉。
左演法
法出于道,修道而为,皆法也。藴于己者,本诸道经;教于人者,施诸道众。蓄而不演,则学道者曷由而知也?具官某神清目朗,四气和平,探道之玄,精道之赜,践履皆从于道,言论尽合于法,擢以演法之职,必能推法于时。尔尚原太上之经,发黄庭之奥,章明句解,缕析条分,无负厥官,有光斯道。益思奋励,以待异恩。
右演法
经贮琅函,法开洞府,须明真一之本,仍推太上之原,岂徒槁木其形而已也。具官某名在丹室,学得黄庭,渊乎从道之心,确乎吞气之习。官擢演法,功在谈玄,宜讲论以加勤,莫清净而忘道。尔尚启迪后学,追配前人,无旷厥职,悉推其法,庶不负朝廷设官之意,而学道者亦预有荣焉。尚体眷怀,岂烦多训。
左玄义
道经有义,玄而又玄。学道无端,妙而又妙。庶于道义,不昧厥旨。具官某野服黄冠,仙风道骨,诗无入俗之句,囊有化金之方。擢膺玄义之官,何愧道录之掌。尚期真登紫府,理彻琅函。俾太上之教咸造精微,则朝廷之选不为旷设。往助尔长,其尚懋哉。
右玄义
道必有义,义必尚玄。况大道之难名,而斯义之攸在。或学诸道侣,或载诸道经,而玄之之功不可阙也。具官某登真受箓。发秘求原,名冠九流,妙通三昧,是宜擢居玄义之职,以副道录之司。尚期推尔所能,开人未及,以化天下之道,以穷太上之经。岂惟有补于羡门之言,抑亦有光于朝廷之典。汝往钦哉,尚思称职。
登邹平白云山 感悟道教文化
近日,记者来到被誉为"泰山副岳"的邹平白云山,参观碧霞祠遗址,品阅年代久远的石碑,感受浓厚的道教文化。白云山位于邹平县临池镇境内,是长白山脉的 第二主峰。在海拔660多米处的
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道教文化对上饶的影响
宫观遍布苏浙赣闽皖鄂湘。据唐《六典》卷记载,唐朝全国宫观共1687所,上饶各地就有176所。撤地设市后,上饶市成立了道教协会。目前,上饶全市道教从业人员达29000多人,有注册道观2
太极的哲学
1、天下所有的事情,凡是符合 论的一定能成功;反之,注定要落空。2、人生所有的不成功,全部来自思想的错误。3、永远不和力抗衡,技巧无穷尽。4、事情办不好,永远不要找理由;打不倒敌
西医生学《周易》之心悟:论中医脉学中寸口脉“三部九候”的重大意义
内容摘要:《周易》博大精深,可谓千古奇书;是部超巨系统理论著作。"凡大医者必识《易》",本文作者通过学《周易》心悟;阐释了中医脉学的精华的"三部九候"的重大意义并为"中西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