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周纯白:关于体道夏令营的看法与建议
编辑:147小编时间:2022-12-29

 

世俗人看待宗教人士,总带着高三分、疑三分、迷三分的劲头。

所以说高三分,是因为"无知",这个无知并非贬义,却是真正的字义,对教职人士的日常生活无知,对他们的衣食起居无知,甚至对他们的理想抱负无知,于是就会疑惑,穿的古里古气守着千年的戒条这有意义吗?道教在新千年里除了是"国学"是"传统文化"外,还能有什么鲜活应世的意义?

这个意义我并不想在本文中做出解释,因为文字的无力,即使妙笔生花,也难以 叙述清净一刻的真相。就说在向世俗‘开放’这一课题中,道教做的确实不够,也很晚,早在十多年前兄弟宗教们已经开始"学佛研修班""禅七夏令营"等,而道教这两年才开始此类活动,早年可以说是思想意识不到,更可以说是硬性条件,房舍配备的不足,而今硬件虽不能说十分完善到也足够提供基本需求,所欠缺者恰恰是"体道"文化的软件核心。

先不说道生万物教化十方,就黄帝传道开始,道教已有了近五千年的人文历史,这五千年里的好东西太多了,太多了,以至无法在几天的体道课里面面俱到,但为了让大家看看这些好东西,主办方们就将这有限的时间里排的满满当当。(对了,我要吐的就是这满满当当)

道教礼仪课:这类课程我是十分赞成的,进入体道班首先也应该教会大家道教礼仪,从仪容从心态上有了尊敬、亲近三宝、,道教文化的心,道家尚古,抱拳为礼,进殿如面君,着装必须严整,即使夏日炎炎也不应该有短裤(过膝盖以上)汗衫拖鞋等情况出现。

道教文化课:这类课程我就不那么支持了,文化课里讲述的无非是"无为"清净""天人合一啊"这类名词,讲述的人照本宣科,听讲的人更索然无味,设置这类课程也是鸡肋,不添加嘛少了文化,添加嘛是你我都厌,真真是受了"好东西要满满当当"的苦,实际"文化"无一不在道门日常的行住坐卧里,不必刻意提出,文字部分则尽在经典中,也不必生生剥离。

辟谷课:几年前我有专文吐过辟谷班的槽,道人以精气神满自不思饮食为基调,而今辟谷则是富贵人家降低三高的手段,非但不是自满更是亏空,如果执迷此道,这后天之亏,怕是日久自显。

打坐站桩课:这个课程安排的好,但在体道过程中太蜻蜓点水了,很多道友反馈去了只是花个半天讲一讲站桩,在体验个半小时,就算教了,后续每天也没见组织大家修习,以打坐为例若无老师从旁指导,或者说没有集体大众激发信心,大部分人是难以坚持的。

太极拳八段锦课:几天课程里,既不能专精,连普面也做不到,往往刚学了两三段,三五式太极就结束了, 回去后学员们也无从深入,这是体道班开始策划时候的疏忽,如果按教程来应先设计好教学计划,并留有余地,这样才好有的放矢,让体道真正获得好东西。

茶道香道古琴课:这课程最为恶俗,术业有专攻,艺道类课程自有他的教师在,在体道这种守心内求的课程中设置声色犬马的表演类茶艺,香道,古琴无意是错误的,道士你不是全才,不能是个道士就应该会茶,香,琴,书法,绘画的。

槽点后的建议

‘体道’的目的,是令信众从世俗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隔断日常的不良规律,以道人道院的生活方式为学习内容,全身心的融入期间,所以体道班开始之初我建议大家关闭手机等通讯设备,不要给自己留下尘世的后门,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获得真实。

深入一部经典,开展专题体道,如《北斗经》,那么从早课开始就可以虔诵北斗真经,白天设置三~五支香的打坐(坐斗法)、站桩时间(一小时一支),这类安排是自觉地,如无法坐满或不适合静坐站桩者可自行留在房内休息或亲近道长,比之设置鸡肋的散漫课程,这种专修精进更适合体道班长期的发展,过晚斋后法师升座讲《北斗经》,经文可分段落,每日一篇直至活动圆满,这样安排会令大家兴趣满满,实修满满。

前来参与体道的信人,大多是对道教有浓厚兴趣的,不应放任他们在散漫的课程中荒废,而是应该以合理、合法、合仪的课程去增强坚固他们的学道心。

对古老的道教来说,年轻的传播方式才刚开始尝试,一切都将越来越完善。

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丙申年夏夜

周纯白

属于海上云房

  • 团体在澳门“论道”推广道教文化
  • 第四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首次在台举办
  • 港台道教文化学者呼吁加强道教文化推广
  • 应更深入挖掘葛洪和道教文化
  • 大榆树镇预建玉皇山道教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