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之兴隆,不仅仅在于举办了多少次的大型斋醮,不在于有多少辉煌的建筑,而在于道众素质之高低、信众之多寡也。
弘扬教法也是不容易的。现在很多居士埋怨说:"我们想了解道教知识,但是庙里的道长却不肯跟我们讲。"有的是不肯讲,有的是不会讲,有的是不值得讲什么。老君虽然强调不言之教,但是仍然不免著述五千言,是以庄子有得意忘言之说。言语虽然不是道,但是却是我们理解道的一个途径。
修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道人甘于淡泊,去终南山住洞,有的则选择在尘世修行。不论是在哪里,修行的路上总会遇到这些或那样的阻碍,有的是物质上的、有的是精神上的。有的人能经受住考验,有的没有。我们在家居士,须知善护持教法,善护持修行之人、弘教之士。
为什么呢?
须知发心修道之人,皆是宿植道本,善根深重者,或为谪仙下降,或为累世修行,非大因缘,难入此门中。所以我们见太上弟子,皆当起恭敬之心。要知道,他们很可能就是将来的仙人。当年伍子胥逃难,遇漂母之恩,尚且回报。若世俗之人,见谪居仙人,能发心供养结缘,必能获福于将来也。
又修道不比得学佛,修道讲究的是法财侣地。经济基础是很重要的,因为道士修仙,需要药物的扶助,有的道长喜欢读书明理的,没有世俗之金银是不行的。所以大家切莫生心痴狂之心,说什么道士需要钱做什么?不是出家人贪财,而是修道非财不可也。
是以当年 真人说:"饭十人,不如饭一善人;饭一善人,不如饭一修道之人。"就是说,供养十个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供养一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出家修道之人。
为什么呢?
各位道友,须知道须人弘,我等蒙天地覆载之恩,神明庇佑之德。生居中土,获闻正法。若非道士住持宫观,宣扬正法,做苦海之慈航,九霄之梯径,怎么能够有缘听到祖师之名号?知道修行之奥妙呢?有的道友,欲求太上长生之道,降魔转运之法,却不舍得世间之财宝,以供养师尊,吝啬财货。清净之心未定,鄙吝之念早生,如何能够得遇真人呢?
各位道友,务必要明白。遍满三界,神灵森森,无所不在。只要我们一个念头,神明都是知道的。所以感应篇说"善虽未作,善神随之;恶念苟盟,恶鬼随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发心供养三宝、供养出家之士,则三界十方,善神将拥护于足下矣。不仅三界之神灵拥护你,就是那些跟随在这位修行人身边的护法神将,也将拥护你,额手赞叹,"真善居士也!"不仅是护法神将赞叹你,就是你的泉下祖考,也会因为而获得赦免,而称赞你!供养法师道士之功德,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可惜世人,花费许多钱财去请人算命、看风水、礼太岁,或被骗,或暂时好转,哪里知道这个简单而直接的转运之法门呢?
有的善信会说了:"师父,我们手头不宽裕的怎么办呢?是不是就不能植福田了呢?"不是的。你可以把这个法门告诉身边的人,如果他能发心行善,也有你一分功德,须知此为承负也。若能普劝善信学道修道,也是无上妙缘,弘扬教法,利济众生也。
下一篇:老潍县增福堂盛衰记
清代全国各地的全真道传戒活动
从满清嘉庆年间(西历1796年)算起,至清朝统治终结(1912年)的116年内,有载的全国各地道教全真宫观的大小传戒活动共有二十八次,在八仙宫举办传戒有四次。1797年嘉庆二年,陕西三圣宫传
西医生学《周易》之心悟:论中医脉学中寸口脉“三部九候”的重大意义
内容摘要:《周易》博大精深,可谓千古奇书;是部超巨系统理论著作。"凡大医者必识《易》",本文作者通过学《周易》心悟;阐释了中医脉学的精华的"三部九候"的重大意义并为"中西医结
唐《女道士李归一镇墓石》考述
洛阳友人寄赠道教镇墓石朱拓一。依之测知,厥石墓志状,宽30.7厘米,高29.2厘米,楷书,具纵横界格,13行,满行13字,其中第9行"开长"二字残失,第11行重"食"字,全石实存151字。石面损泐多处
鸡有五德:鸡牲作祭的道教神学依据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崇拜雷神,而自北宋末年,神霄雷法和清微雷法等道教雷法不断兴起,其影响力不断扩散,加之林灵素、王文卿、张继先、白玉蟾等人的改革,并将其与内丹等修炼结合,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