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人都知道明师难得。明师贵在一个"明"字,不仅明理,更是一个光明之人,他的身心性命的光明能照亮别人,感染别人。一位道友说读了我文章中所写"因为不了解而拜师,因为了解而厌弃",深有同感。自己多年的经历正是这样的,那些自称已经修成仙道的师父,不仅骗人,自私,还想把弟子压榨干。自己忍无可忍。
我对他说,把这当成磨练,也是认识人性、认识江湖的过程,对你的成长绝对有益。
我的经验是,真正的明师,不说是非,不骄傲,不贪财,不虚伪,不淫乱,待人真诚,处世严谨,言行一致,有真心朋友和学生。这是最基本的。没有那个明师是是非之人。我见过一位自称有道的人,当着我和一位朋友的面,把 传,其他史料里罕见魏伯阳的资料,尽管吕洞宾、张伯端都是研究《参同契》而明道真修的,但他们都没有说自己遇见过魏伯阳,连俞琰也仅是梦中感通,倒是当代某君遇见了魏伯阳肉身,奇怪啊。
现代人讲包装嘛。我在某杂志社作编辑时,遇见某自称传张三丰丹法的人,一会说自己在武当山遇见张三丰本人,一会说在其他地方,一会说张三丰传了他阴阳丹法,一会在书中反对阴阳丹法,张三丰压根没有阴阳丹法,说三丰有阴阳丹法是污蔑。
历史上的西派李西月自称遇见张三丰,实际上,他几乎没见过三丰本人,看看他的许多自述,所谓三丰传道,多是扶乩、感通,不是我们生活中师徒会面交流的面对面的往来,东派陆潜虚之遇见吕祖,也是扶乩感通。没想到这位当代的"明师"竟然在武当山遇见了张三丰本人。那时,张三丰该有八百多岁了。想想可能吗?有那福报吗?
明师难遇,是我们福报不足,也是文化断层形成太久。我相信,经典就是明师,再结合生活中像严新、张玉仙、孙储林、韩金英这些奇人异士的演道之功,我们只要诚心修道,自然会心有所悟。单就韩金英女士仙道内景画里所展示的奥妙,足以供我们学习、研究、修炼半生。何况,张玉仙还传下了《瑞丰夜记》系列丹诀,孙储林证实了神修丹法不妄,她的特异功能现象(我博客里有专文)说明"万物有灵,灵界存在"。她要使炸熟的花生米瞬间发芽返生,她会和花生米对话,她能和花生米思维沟通。她的一位老师是老子,她的某些特异功能的完成是借助了老子的能量,或力量,或法力。他们也是演道的明师,明师在他们身后。尽管,他们本身不以明师自居,也许,他们也不是明师,但是,明师就在他们身后。真人尚隐,道隐无名,你修道,就必须在显的、阳的一面看到隐的、阴的一面。我就通过张玉仙、孙储林、韩金英看到了隐师的力量,他们或是吕祖,或是老子,张、孙、韩诸师就是隐师弘道的道器。这样一来,你会觉得,明师不难,就在身边。
下一篇:也说美国“道长”的俗与不俗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元末明初,文井西河岸(马桑溪岸)掘有一口井,古井周围多为文姓家族集居,故将此井取名为文井。明末清初时,在文姓家族聚居地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小场,遂称为文井场。文井镇以场为镇、因
天蓬元帅形象考证 天蓬和天猷的区别
关于天蓬元帅的形象,众说纷纭,我对天蓬元帅最初的兴趣,是因为《西游记》中对天蓬元帅形象的丑化,我身为道士,自然愤慨,继而寻找天蓬元帅的形象,又因我是上清地司法脉,所以与天蓬法
明太祖给道官的敕文
明代礼部设道录司管理道教。道录司道官有左右正一、至灵、演法、玄义。最近读书,看到了明初国子祭酒宋讷为明太祖拟的道官敕文:左正一道不可名,而能从道,庶于道学得正一焉。非
从饕餮纹到龙首经
摘要:我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基本贯穿于奴隶制社会。对于饕餮纹的研究,学者们各有侧重点,至今,对饕餮纹的来历以及内在的含义还没有一种定论,主要原因是历史上有关饕餮纹的文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