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白衣派于明代初期 天乙楼和清微宫;解放不久,十几个被遣回乡,不知去处;二十几个被下放到本山豆腐沟村,到1960年,其他前辈相继羽化,仅存活吴礼达道长一人,艰难度日!1984年8月武当山道教协会成立,师父应招回庙,得以安享晚年,并于91、93年收两人为弟子,使白衣派后继有人!师父于97年羽化,当前,白衣派在武当山也仅有两个人!师父生前很少讲白衣派情况,目前整个武当山对白衣派情况知之甚少!
武当山太和宫灵官殿万古如斯碑记:大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白衣派天乙楼第九代师祖李有恒为副道总,同太和宫其它三楼:天池楼、天云楼、天合楼轮流执掌一年金殿香火,以及皇经堂长年执掌皇城之外其它殿堂香火事记。直到解放前夕,太和宫四楼一堂执掌香火实际情况一如碑记。
白衣派第九代师祖李有恒之墓
(第十代师祖唐明煜、梁明泰于咸丰九年、1859年立)
第十一代师祖王玉祥、常玉魁,第十二代师祖郭虚炼、文虚钊,
其它各代大小墓几十处,大多没有碑文或字迹模糊。
碑记:郭虚炼、文虚钊相继任当家,统管宫观事记。(太和宫天乙楼白衣派宣统辛亥年、1911年立)
碑文中记载白衣派道人:
第二代:毛德龙
第九代:李有恒
第十代:唐明煜 梁明泰
第十一代:王玉祥 常玉魁 马玉林 张玉陵 时玉保 蔡玉□
第十二代:郭虚炼 文虚钊 吴虚成 王虚林 张虚宽 梁虚清 彭虚寿 耿虚同 范虚清 张虚成 胡虚宽 □虚道
第十三代:黄仁忠 吴仁庆 梅仁林 郜仁寿 李仁岐 沈仁杰 汪仁铭 王仁山 何仁珠 李仁梅 刘仁普 龚仁丹 张仁志 张仁义 冉人初 童仁典 张仁丰
第十四代:邵礼斌 薛礼鳯 郭礼嘉 孙礼俊 贾礼合 吴礼昭 高礼慧 何礼书 尚礼银 陈礼鹏 吉礼汉
第十五代:王智清 张智远 李智慧 李智钢
第十六代:梁太春 周太茂 吴太仙 陈太平 佘太永
当前传承:
第九代师祖:李有恒
第十代师祖:唐明煜
十一代师祖:王玉祥
太爷:郭虚炼
师爷:黄仁忠
师父:吴礼达
弟子:刘智杰、郑智明
下一篇:净明道
全真龙门派
丘处机首创全真龙门派,成为全真道的主要道派,他基本继承王重阳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的修道之本。全真道又称全真派,全真派的祖师有“五祖七真”。其始祖为“少阳”东华帝君王
全真龙门丹台碧洞宗
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脉,师承中国四川省成都老君山道观。『丹台碧洞』一宗之掘起,与四川成都“二仙庵”关係相连,而二仙庵的兴建并有一段的传说,那可就应从四川成都青羊宫之花
天师道
天师道由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并著写《老子想尔注》,为后期道教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又由其孙张鲁改革教团,待曹操拜其为镇南将军后,道教开始向北方传播。张道陵的四
楼观道
楼观道亦称楼观派。南北朝至隋唐间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道派。该派的创始人为谁,现已难于稽考。《楼观本起传》称,该派由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所创,历秦至汉,传承不绝。此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