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我们国家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公平公正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追求和谐是道教信仰和修行的重要内容,因为和谐是生生不息之道的应有之义。在道教教义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我们要努力挖掘和弘扬,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
一、弘扬道教"慈爱和同"的宽容精神
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不等同于无差别的平均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身就是构成社会的自然现象,我们的社会因此才丰富多彩,个体的人生才有价值。但差别应是相对的、有序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应当被控制在能够被社会接受和容许的限度内。对此,道教的"慈爱和同"精神,能为化解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提供有益的借鉴。
道教认为,"道"具有容纳一切、慈爱万物的品质。太上道祖——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并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道祖老子 、道教网站等媒体以及在宗教活动场所讲经布道、赠送道教善书等多种方式,予以宣传弘扬,以启迪世人,净化人心。
第四,我们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道教教义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历代道教徒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们要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另一方面积极宣传,以增进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各名山宫观要一如既往地搞好所在地的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工作。道教界人士要对道教教义中的生态智慧和环保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弘扬,并予以积极宣传,同时,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环保活动,为维护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
让我们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载于《中国道教》2005年2期6页&n
周纯白:吐吐茶仙子们的槽
中国现在所谓茶艺、茶道已走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其尴尬在于虽然从业人数空前,热情空前,实际内容却是空洞苍白。从我个人的归类分析,学茶人大致分为了1、学会喝茶2、学会泡茶3、
《全真青玄祭炼》上的一处句读
《全真青玄祭炼铁罐斛食》在施食结束之后,有三皈九戒,使亡魂享受法食之后,皈依三宝,受持九戒。庶几亡魂往生之后,纵然不得彻悟本性,亦可因之而种善根也。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版本讹
春秋道人:关于道教太岁神的基本认识
祈福知识新春正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时候,因此很多人都会去不同的庙宇参神上香,祈福许愿,希望是年顺景,事事亨通。特别是犯太岁者,更需要恭请太岁阴阳符进行配带及服用,祈护一年
清代全国各地的全真道传戒活动
从满清嘉庆年间(西历1796年)算起,至清朝统治终结(1912年)的116年内,有载的全国各地道教全真宫观的大小传戒活动共有二十八次,在八仙宫举办传戒有四次。1797年嘉庆二年,陕西三圣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