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很多人认为它是由老子创立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东汉中叶,张道陵天师辞官修行,修道于鹤鸣山和龙虎山。在张道陵得道之时,太上老君授于他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斩邪剑及玉印。
张道陵在古代传统的神仙信仰基础上,结合了道家的黄老思想学说,创立了五斗米道,即道教的前身。随着道教的创立,在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中又产生了诸多的派别,其中王重阳在老庄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将丹派与道派合二为一,开创了道教的一种全新的派别——全真道。目前道教主要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系。
“方丈”一词在影视剧里看的最多的是对佛教高僧的称谓,其实方丈最早是来自道教的。在道教的修行术语中有“人心方寸,天心方丈”一句,《庄子·天下篇》成玄英疏:“方,道也。”《大戴礼记·本命》:“丈,长也。”
方丈也是传说中的仙岛,《山海经》有云:“海上有三座仙山,名之曰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有长生不老药。”与佛教的方丈不同,道教的方丈是必须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高道,道教的方丈升座仪式都是道教界的一次盛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学道修道先看懂道藏“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
道教自东汉祖天师创教道经的产生和传播一直绵延不断。魏晋以前所造经书是不多的,大约共有道书300余种,1300余卷。东晋中后期道教的一些新派别产生后,经书很快多了起来。经书多
赵公明是如何由“瘟神”进化为“元帅”“财神”的?
说起“赵公明”这尊道教神灵,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手托元宝的“财富之神”。然而并非如此,这位神灵从古至今的神格形象有着一个从恶至善的转变过程。其形象经历了瘟鬼、瘟神、
道教的六种斋和十二斋都是什么
据道经,六种斋是:1.上清斋,有二法:①绝群独宴,静气遗形,清坛肃侣,依太真仪格。②心斋。2.灵宝斋,有六法:①金箓斋,救度国王。②黄箓斋,救世祖宗。③明真斋,忏悔九幽。④三元斋,首谢违犯
承负到底由谁在记录和执行?
承负是中国本土的观念,出现自《太平经》中,承负观念对道教信仰和中华民俗心理的影响十分深远。它不同于基督教的原罪,也不同于佛教的业报,是道教特有的思想观念,卿希泰先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