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初六,是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圆寂日。
提及这位祖师,对于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来说,相信并不陌生。慧远大师是东晋著名高僧,山西雁门人,出生在书香世家,精通儒学,熟知老庄思想。大师二十一岁时舍俗出家,于道安法师座下学法二十余年。出家后行道精进,发心广大,二十四岁便升座讲法。道安法师常常赞叹他:“使佛道流布中国的使命,就寄托在慧远身上了!”
后来,慧远大师来到江西庐山,于庐山东林寺创建莲社,大兴念佛法门与净土思想。
据说,在东林寺建寺之初,由于木材短缺,大师很是发愁。一天夜里雷雨交加,山神托梦给大师,请大师不要离开庐山,就在那里建寺院。第二天雨过天晴,只见寺内的一口池塘里,漂浮着许多木材。于是众人便用木材建造了一座殿堂,并为答谢山神而取名“神运殿”,将池塘命名为“出木池”。
由于大师德行感召,各方文人名士纷纷聚集东林寺。大师观察众人真为了生死而来,于是带领大家共同发愿:“众等齐心潜修净土法门,以期共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后约定,先往生极乐净土的,要帮助提携后者,以达到同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当时,莲社123人当中,很多人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并且预知时至,临终异香满室,天乐盈空。
大师于东林寺弘演正法,著书立说,三十多年不入俗家,不出庐山。往生前,他将一生三次定中见佛的经历告诉了弟子,后安坐而化,上品上生西方极乐净土,享年八十三岁。
慧远大师以毕生的智慧、灼见与成就,昭示后人:对于凡夫来说,惟凭自力了脱生死很不容易。应自力他力并重,仰仗阿弥陀佛本愿功德,至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解脱成佛的捷径。大师对后世众生的这份贡献,如暗夜中的指路明灯,堪称真报佛恩!
可谓:
驻锡庐山三十载,
弘法护教堪忍耐。
结社共念弥陀佛,
同生净土得自在。
原文标题:慧远大师圆寂日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去做客,主人设宴请他,他嫌菜肴的味道淡了。主人便在菜里加了点盐,他尝后觉得味道鲜美好吃。便心里想:“菜的味道之所以很好,是因为有了盐的缘故。加那么一点,味道就变好了,如果更多加些呢?味道一定更美!”于是,他便空口大把大把地吃起盐来,不但没有尝到美味,反而丧失味觉,口也被盐烧坏了。
赵州禅师的待客之道
赵州禅师德高望重,赵州城的赵王非常尊敬禅师。有一天,赵王亲自上山来参见禅师,赵州禅师不但没有出门迎接,并且躺在床上不起来。禅师对赵王说:「大王!我年老力衰,没有力气起来接驾,请原谅。」赵王听了不但毫无愠色,反而更加恭敬,觉得禅师是一位慈祥的长老,回去之后,为了表达内心的敬仰,马上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禅师。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很久以前,观世音在天国修道。一天,观音正端坐蒲团,闭目诵经,忽然间,一阵巨响,惊天动地,观音拨开云层一看,只见山崩地裂,洪水滔滔,瞬间,好端端一个大千世界汪洋一片。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白居易素喜佛法,每至一地,必寻访寺庙。他在杭州任刺史时,曾筑西湖白堤,美名至今。 杭州寺院很多,名僧辈出。白居易听说有位僧人不居禅房,却住在树上,筑巢修禅,与鸟为伴,人称鸟窠禅师。白居易问明他的居处后,就出北门来到秦望山,果如人言,一棵高大的树上坐着一个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