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识问答(101-110)
101、问:赵公明元帅是何来历?答:赵公元帅,亦称赵玄坛,讳朗,字公明。道教所奉的财神,秦时得道于终南山。后为
传》载:"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
道教常识问答(111-120)
111、问:
、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仙是也。114、问:汉钟离系何来历?答:汉钟离系古仙人,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即正阳帝君也。其事迹详於(正阳祖师传略)。
道教常识问答(121-128)
121、问:何仙姑是何出处?答:何仙姑名琼,为唐广东增城女子,住云母溪。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俄失伴独行,迷归路。见东峰下一人,修髯绀目,冠高冠,衣六铢衣,盖即吕祖也。仙姑始仆仆亟拜之
关于道教的拜先生
"拜先生”,就是拜老师。这是道教上千年的传统。道教向来注重自我,口口相传。拜先生学道,既需时日,更重道缘。一个学道的人,刚进道门拜的师父就是本师。如果再需向别人学道,还可拜
何为道教三宝
问:何为道教三宝?答: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
略谈道教五岳真形图
五岳真形图,道教符箓,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有免灾致福之效。今河南登封县嵩山
·遐览》:"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修
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
问: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答: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发源最早,始於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
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
问:道教为何是中国固有的宗教?答: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战国及秦汉诸儒,皆崇黄帝老子之学,称为道家。唐宋以降悉宗道教学术思想,信仰崇奉,普及於中华民族,故
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呢
问:道教为什么以道名教呢?答:道教徒对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什么是道与德
问:什么是道与德?答: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
什么是五斗米道
问:什么是五斗米道?答: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顺帝时学道于鹤鸣山(今四川)中,称得到太上老君亲授,制订了一系列宗教仪式,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
什么是太平道
问:什么是太平道?答: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东汉灵帝熹平(172—178)年间,由张角创立,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张角以
什么是真大道教
问:什么是真大道教?答: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别之一。金初,刘德仁所创立,后传至郦希诚,受到元宪宗(1251—1260在位)的赏识与支持,被赐名为“真大道教”。遵循子“清静无为
什么是太一教
问:什么是太一教?答:太乙教,是金代初叶由萧抱珍所创立于卫卅(治所在今河南汲县),道教宗派之一。因传“太一三元法录之术”,或称“取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故名其教曰“太
什么是正一道
问:什么是正一道?答:正一道又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东汉顺帝时张陵所创。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天师道等符?派的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的两大派。宋理
什么是全真道
11、问:什么是全真道?答: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王重阳,字知明。金世宗大七年(1167)在山东宁海(今牟平),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
什么是承负
问:什么是承负?答:道教讲“承负”即“因果”也。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
什么叫守庚申
问:什么叫守庚申?答: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分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
道教为何提倡无为
问:道教为何提倡无为?答: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早期道教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
道教为何提倡清静
问:道教为何提倡清静?答: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会来居。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思想,追跟寻源,还是出
道教为何提倡寡欲
问:道教为何提倡寡欲?答:所谓“寡欲”,就是少私欲或节欲。《老子》第十九章,在谈到治理社会时,要求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将“寡欲”作为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认为道教徒
道教为何提倡不争
问:道教为何提倡不争?答:在道教教义中,“不争”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而这种原则,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必须遵循的。《老子想尔注》说:“圣人不与俗人
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
问: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答:道教将“天人感应”纳入教义,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能够相通。道教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是从天地与人体相类这方面
何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问:何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答: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因为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修道成仙。对于生,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说明人的生
何为济世利物齐同慈爱
问:何为济世利物齐同慈爱?答: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济世即普济世间,利物即利益万物。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老子曰:“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