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要求大家终身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否则一生无成
壬辰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廿一曰讲于印光大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真实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
虚云老和尚讲如何学佛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
养生修持要诀
壹、前 言人类的寿命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延长,例如美国和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现已高达八十岁以上,但距离天寿一百二十岁尚远。所谓“天寿”,乃指天赋之自然寿命,亦称“天年”
安得不火急修持
安得不火急修持──虚云老和尚〈因博奕有感寄劝念佛〉近年来,众生耽溺于五欲享受的情形日益严重,人心颠倒,妄用世智辩聪,心念只在自利上打转。凡义所当为之事不去实行,不当
虚云老和尚爱徒—具行大师传奇
趺坐向西归净土,莲池浴体证无生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数载名山参偈遍。归来念佛荷锄边;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活到于今
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
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美女在前,则以为一枝花,其实,迷魂鬼子就是她.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虚老五十六岁。那一年,扬州高旻寺准备连续打十二个禅七。虚老应众人之推举,前往高旻打七。下山至大通荻港后,虚老沿江而行,忽遇江水暴涨,无法行走
虚云老和尚书法[组图]
虚云老和尚(1840年-1959年),中国近代著名禅宗高僧。中国禅宗第十七代祖师,曹洞四十七代,临济四十三代,云门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沩仰第八代。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称赞,以一身
持戒功德与犯戒过失
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序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
虚云老和尚戒淫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禅
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职业观
近代太虚大师发起的“人生佛教”运动是在对传统佛教的改革、批判之基础上,通过提倡佛教的现实功能和实践精神,“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并在此基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现熏何等种,由何等种起何等现,
如何建立国民的道德标准 太虛
如何建立国民的道德标准 太虛二十一年九月在武昌文化公学讲(郭宏居士输入、杨慧英校对)文化,是改善人类生活,使之向上进步的。这种文化的功用,虽然很普通,但至最高上的文化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利人故说法,则法法皆显不思议理,随举一句一偈,皆可总持全体佛法,无欠无缺。现在即举出三句义,对佛法全体作概略的说明:
太虚大师: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净土通义土即国土,亦即世界依住之义。所谓净者,即清净无垢义。谓此国土,其受有乐无苦,其行有善无染,乃极庄严净妙无上清净之依处也。又净为洗净污秽之动词。此云净
佛教并非教人去做神鬼
佛教并非教人去做神鬼太虚大师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设起来,故须把群众对于佛教的普通观念,略略的解释。佛教到中国,虽近有二千
念佛往生的原理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讲胡继欧记──二十年八月在华北居士林──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也没有一个口里头不曾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那二万万的妇女们,至少也有一万万的人,口头常念著阿弥陀佛,更不消说得的了
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太虚大师讲竺摩记录──二十五年一月在汕头庵埠各界欢迎会讲──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利人故说法,则法法皆显不思议理,随举一句一偈,皆可总
佛七开示录(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讲弟子黄清渠记录──二十四年十月在上海雪窦寺讲──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
太虚大师讲弟子黄清渠记录──二十四年十月在上海雪窦寺讲──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
中国人口头心头上的“阿弥陀佛”——太虚大师开示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也没有一个口里头不曾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那二万万的妇女们,至少也有一万万的人,口头常念著阿弥陀佛,更不消说得的了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何等现熏何等种,由何等种起何等现,
四十二章经讲录(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讲述十五年六月在北平社稷坛周少如、黄适园、王尚菩、骆馨吾合记,罗庸编悬论甲一 总起分甲二 正说分甲三 统结分悬论一、明胜义四十二章经者,是中土翻译佛典之笫一
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不断在人间显迹,救度众生。在中国有十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