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是的,佛教徒对于佛菩萨的圣像,有著崇高的敬意。不过,佛教徒对于佛菩萨圣像的崇敬与顶礼,并不像基督徒所以为的那样幼稚、那样罪恶!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并不会把
学佛究竟该有多少位师父?
不论在家出家,也不论世法出世法,如要学问,便须投师。否则除非是大根大器,大智大慧的人,才能无师自通,比如佛教的独觉圣者,就是无师自证的。但是,凡人总比圣人多得太多,所以还是要投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这问题相当含糊,易于混淆。首先,我们肯定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一般大众,懂得越少,就越能专心一意地照着老师所教的简单方法,一门深入,专精修行,并获得益处
佛教与非佛教的区别
(一)无神与有神之别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但也不是唯物论。佛教主张众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起、因缘灭。我们这个世界的形成,是由生到这世界来的那些众生,过去所造种种业,
师弟之道
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不会没有父母,也不能没有师长。父母者,生我育我;师长者,教我导我。人可以不必自以为师,但却不能不做他人的弟子,儘管有人不曾有过名义上的师弟之礼,但终不会没
建寺做什么?
佛陀创教,虽不主张以苦行来求解脱之道,一味的苦行,终亦无从求得解脱之道。但是,佛陀鼓励弟子们的头陀行,并亦讚歎弟子们的头陀行,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其实,佛陀是既不主张苦行,更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经常听说:“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在西天。”这似乎表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肯定的事实。其实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等于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
人死后的去向由什么来决定?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
诵读佛经是为了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佛教中的“佛陀”是万能的吗?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佛的智慧和福德深浅大小,“无知即全知,无能即全能”。无知并不等于愚疑,无能并不等于无力。有和无是一体的两面,有存于无,无含容有;唯“无”能涵盖全体,“
什么是菩萨?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那也就是动物。萨埵是觉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觉
出家人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姓名?
出家人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姓名?本来这已不成其为问题,但是近有一人出家之后,仍旧用其俗名俗姓,在佛刊上发表一些杂文,并且发布消息,广告教界,所以引起很多人的疑问。从本质上说,出
佛教中的大修行者能代我们消业吗?
是的,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全大陆的中国人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世者因害某种
单独修行、集体修行、随师修行的利弊得失
单独修行、集体修行及随师修行,各有什么利弊得失?我们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修行:个人修行、集体修行、短期修行、长期修行、每日修行、定期密集修行。个人修行可以是放鬆的、定期
何为佛教的基本教理?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为止,尚无法硬性地指定哪一部或哪几部是代表性的佛经,在中国之所以有许多宗派的出现,大体上是由于所遵经论的立场不同而产生。不过,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现象?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仍非常迷惑而不可知、不可捉摸,认为其无,实际是有;认为其有,难
佛教信徒七类不同的身份有哪些?
(1)优婆塞: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亲近三宝的在家男子。(2)优婆夷:汉译为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等,即是信仰佛法,近事三宝的在家女子。(3)沙弥:汉译为息慈(息恶行慈)、求寂
佛教所讲的消灾、延生有可能吗?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
佛陀的生灭年月
本来,我自读了隆根法师在去年四月号的海潮音上所写「庆祝佛诞节的建议」一文之后,便想也说几句话的,可是隆根法师又说:「本刊(海潮音)过去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似乎未能获得普遍的
什么是佛教的“闭关”?
闭关,又称掩关,指闭门谢客而隐居修行。特指禅僧停止为人接众之事,而一心一意于自室中坐禅修行。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也一直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
临命终时见到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可能是解脱,但多半不是。所谓临命终时显现的瑞相,是指奇香弥漫、天乐鸣空、光环、光束、光团的显现,佛菩萨影像现形、鸟兽齐鸣、香花乍开、草木变
佛教诵经是为了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十一种念佛方法
一、念佛是中国佛教共同特色大乘佛教,不论显密,几乎都在阐扬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密教自有其修持的仪轨之外,显教依据的主要经典,则为净土三部经:1.《阿弥陀经》。2.《观无量寿
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是的,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