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道信及其禅宗思想
引 言中国禅宗是印度佛教汉地化的典型。它在东土演化的历史,有过汲纳扬弃,曲折变迁,方由涓涓细流发展成为浩浩汤汤。其中“东山法门”的开创,就是一个转捩点,一个里程碑,标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六答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禅师,然后又到河南洛阳受戒。唐景龙年中,神会又到了曹溪。他认真阅读佛教经典,但有六处感到困惑不解,于是他便去请教六祖慧能。神会的六问和六祖的六答是: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衣钵的故事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众僧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了,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子,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
禅宗五祖座下得法,开创南宗禅
唐高宗龙朔元年的一天,蕲州黄梅县(今湖北省黄梅县)东山寺钟磬交鸣,信众如云,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登坛讲道,一如往日,给人指点迷津。
堂下来了一位年轻人,身上的衣裳四下透风,一走动便鼓荡起来。弘忍见他蓬头跣足,猜知他是远道而来,心头不由一热:又一位虔心求佛的人,便特地问道:“你从何处而来?”
慧能与神秀:南北禅宗之争
当年五祖弘忍门下,可谓人才济济,堪为人师者,有“十大弟子”之说。据《楞伽师资记》引用玄赜《楞伽人法志》的记载说:弘忍圆寂之前二日,亲语玄赜曰:“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这十个人,据说就是上座神秀、韶州(广东新兴)慧能、资州(四川资阳)智诜、白松山刘主簿、华州惠藏、随州玄约、嵩山老安、潞州法如、扬州高丽僧智德和越州(浙江绍兴)义方。这些弟子分头弘化,以长江沿岸的大别山为中心,将禅宗东山法门扩充到北至长安,西至剑南,东至越州,南至广州的全国各地,一时大江南北,禅风高扬。
唐玄奘的“失败”和六祖惠能的成功
历史常常和人开玩笑。有时,变戏法一样,变幻出来的景象使人眼花缭乱,难以琢磨。《西游记》中的唐玄奘是一个人妖不分,盲目慈悲,软弱无能,十分迂腐,又非常自信的大和尚。然而真实的唐玄奘,则是我国唐代的高僧,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哲学家,出色的国民外交家,坚强的爱国者。
慧能大师顿悟——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六祖慧能大师生活时代的中国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鼎盛时期,六祖大师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开创性人物,正是因为有了六祖大师,中国佛教迄今才可能有千年后的繁荣,不夸张地说没有六祖大师,现在的佛教是什么样子很难说。六祖大师年轻至中年时代,正处于一代佛法大师玄奘法师弘传法相唯识学的时期,因为唯识的应运而生,当时还有善导大师的净土宗盛行,又有道宣律师的律学传扬,更有法藏大德的华严之教,之后义净法师的一切有
怀胎六年神奇诞生 目不识丁终成祖师
有一位原籍范阳(今河北省宛平县)的卢行瑫先生,本是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的官吏,因贬官削职流放到新州作老百姓。夫人李氏有一天梦见庭前白花竞放,白鹤双飞,异香满室,即觉有娠,遂竭诚斋戒,怀妊六年,于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岁次戊戌年二月初八日子时生一男婴。
六祖慧能大师的成道因缘|慧能大师的生平及其得法因缘
慧能大师,唐朝岭南(广东省)新州人,父名卢行□,原为唐朝官吏,本籍是范阳,被贬谪到岭南,母亲李氏。大师生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戊戍岁二月八日子时,诞生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
千年迷案:六祖慧能遇刺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一位和尚名叫志彻,这是皈依六祖出家后六祖给他取的法名,江西人、俗姓张,本名叫行昌。少年时欢喜做行侠仗义之事——劫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术功夫和轻功很熟练。神秀党徒乃雇用他欲来杀害六祖大师。
慧能高妙的境界使他成为六祖
中国佛教传自印度,经过历代高僧大德发扬光大。尤以禅宗最为特出,把佛教哲理和中国文化,冶为一炉,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惠能大师的功劳卓著。
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tao),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惠能就出生在新州。惠能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成人后,家境愈发贫寒,只能靠上山打柴和帮人做零活维持生计。
禅宗六祖是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禅宗六祖是曹溪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唐朝高僧,唐贞观十二年(638)生于岭南新州,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成人后,家境愈发贫寒,只能靠上山打柴和帮人做零活维持生计。因闻客读《金刚经》,有所感悟,遂往黄梅东山,弘忍大师默而识之,后传衣法。慧能得法之后,隐居猎人队。后离开猎人队,到了广州法性寺,因为发表风幡之争的高论,
禅宗祖师 | 柳宗元撰 · 唐元和诏谥大鉴禅师碑记 六祖圣迹 六祖朝圣 六祖弘法地、涅槃地出生地、奉灵地、说法地、避难地、携祖衣住锡处
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照之塔”。
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书祠部符到都府。公命部吏泊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盖钟鼓增山盈谷,万人咸会,若闻鬼神。其时学者千有余人,莫不欣躍奋厉,如师复生;则又感悼涕慕,如师始亡。
六祖圣迹 云门祖庭 佛源老和尚 | 什么是道
佛源老和尚 | 什么是道
晚饭后,两位法师陪源公散步。
一法师问:“师父,道可以讲吗?”
“可以啊。”
法师接着问:“那么什么是道?”
六祖惠能不识字吗?揭秘惠能大师文盲讹传真相
过去,很多人都认为六祖惠能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认为惠能大师在听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后,心有所悟,往黄梅,求法于五祖座下,因为他根深机利,得五祖心法与衣钵。成为永恒不朽的一代宗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之奇葩。惠能大师真的是一个文盲吗?饶宗颐教授的“六祖与新州”
让我们认识一下六祖的妈妈!孕育一代宗师的“东方圣母”!
不久前,记者走进新兴县六祖镇旧塱村和夏卢村,探访禅宗六祖文化背后的故事。当地群众除了对六祖惠能大师敬仰之外,还对孕育一代宗师的惠能母亲李梅英的母爱精神称颂有加。2014
禅话 |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生活?
在佛教里,悟道的禅师们如何生活?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深感好奇,总以为悟道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风唤雨?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
六祖惠能大师如何完成禅的中国化?
六祖惠能大师如何完成禅的中国化?济群法师:六祖惠能之所以能完成佛教中国化的转变,当然离不开前人奠定的基础,同时也和他的修学经历有很大关系。因为六祖没有接受过印度佛教的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农历八月初三,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圆寂纪念日。惠能大师,唐代高僧,广东新兴人。大师出生时,有两位梵僧专程来到他的家中,为他取名“
六祖坛经是谁写的?讲的是什么内容?
六祖坛经是谁写的?讲的是什么内容?《六祖坛经》是六祖所说之法,由门人辑录整理而成的一部典籍,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汉传佛教中唯一被尊为“经”的祖师著述,可谓“汉传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意思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意思“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事实上,这四句话就说明了为什么惠能大师能够由一个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的人而成佛作祖,
金刚经口诀(六祖惠能大师)
金刚经口诀(六祖惠能大师)[金刚经]作者:慧能大师[投稿]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网站推荐:黄念祖:《心经》讲解阿弥陀经《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佛经简介抄经步骤无量寿经简介慈法法
无人可传?佛教禅宗传至六祖慧能,为何之后千年再无七祖出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上面这首佛偈,乃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禅宗六祖慧能所作。六祖慧能虽然一字不识,但是却身负灵根而见性成佛。也因为这样禅宗五祖弘忍